《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2000字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2000字:

之前写过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的读后感,最近又看了第二三部,又有了新的体会。

两个小姑娘,在一个她们自己都无法掌控命运的环境里被生活的激流推着向前走,互相给予对方勇气。小说中,个人的力量和外界力量的关系一直是操纵着小说主人公命运沉浮的手掌。

以前的我看到了莉拉(其中一个主人公)的个人力量:不屈的性格,极具斗争精神,永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弄,每每在外界的摧残后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化干戈为玉帛,不可谓不是“天才”,对抗命运的天才。

最让人惊叹的是她的坚韧的心、聪明的脑袋和埋藏在心里的学习天赋和才情,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夺尘而出。和暴力的丈夫婚后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却无法逃脱现实时,逃离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在肉食厂做女工时,身边的人暴戾、市侩到极点时,她都能用她眼中的灵气、聪慧点燃周围的环境,让人在面对她时忘记她所处的污浊。

无论她如何成长,她都坚韧地像芦苇,有一根排他的、坚硬的脊骨,定海神针一样的扎在她的背上,不会弯曲,不会折断。我有种感觉,就是所有的外界困苦都是为了衬托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2000字.jpg

一切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轻易发现作者笔下这个神奇的女子类似于上帝的角色,作者投射了神奇的光环在她身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我的认知,如莉拉般超越环境的性格,我从未见过。光环只能远观,走近后才发现人人都有要屈服和妥协的时刻。

或许也是因为那不勒斯的场景太狭隘,如果莉拉出现在罗马、法国、或者更大更复杂的环境中,她那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她善于将遥远的事务联系起来的才能、她的口才、她的美貌,似乎都会不堪一击,像被放在强光下的演员一样,苍白无力。

现实的力量也无可救药地将她拉入了深渊。她出身贫困家庭,为了摆脱贫困,她在16岁嫁给了斯特凡诺——一个用伪善隐藏自己暴力倾向的男人,从此她的生活就“变形”了。

她被变形的丈夫殴打、背叛,心灰意冷的她后来又遇到了另一个渣男——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浪荡才子尼诺,为他牺牲了自己的婚姻,生下了孩子后,她被他们抛弃在了郊区的房子里,以在肉食厂打工为生。虽然作者又一次仁爱地为她找到了经济与爱的支持者——从小暗恋她的男人,恩佐,但我却看到了莉拉前二十多年的悲惨生活。她无数次发现自己身边的亲人变得扭曲,所在的城区逐渐衰落,她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生活,读书和结婚后她没有一丝进步,反而又回到了黑暗的地方,看不到一丝光明的迹象。这时,我看到了赤裸裸的现实。

当然作者借“我”——另一个主人公之口一再强调,虽然莉拉过着困苦的生活,但她精彩的人生让她没有失去什么,她还是那个她。

这个观点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的确,人生路上,我们的选择必有得有失,失去和获得的不能用物质去衡量,内心的充盈也是一路走来的收获。读书笔记www.i1766.com但是人是应该向前走的,而不是时刻与深渊斗争。因为你在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选择了在深渊中反抗时,你就会滑入这个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中,这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会在你不知不觉中引导你做出一系列选择,这些选择会导致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关键的是,剥夺了你成为另一种人的可能性。

比如,“我”在读书后学会了克制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坏情绪,这点莉拉在这个暴戾的城区是学不到的。我很遗憾莉拉在被动地失去了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人的权力,而“我”幸运地在老师、家人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朝着自由一步步迈进。这自由也是“我”后来有能力去选择回到那不勒斯寻找童年记忆却不被那个肮脏的城区吞噬的资本。

说到阅读体验,读作者的书真是一种享受,作者描绘了一幅社会百态图,每个人、每个场景、每段对话都如此真实而生动。她行云流水的文风令读者信服,偶尔闪过的神来之笔,像一个个手雷,平地轰炸出了隐藏在日常生活场景背后血一般的真相。我时刻被拉进那不勒斯,跟随主角们一起呼吸,为她们担忧和快乐,一起体验魔幻主义现实,又被近似自己真实生活的情感堵住胸口,喘不过气。

放下书又发现,书里的场景和我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既不是莉拉,又不是“我”,但抛开剧情和场景,主人公的情感是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我借这套书认识了两个朋友,她们的感情我都懂,我的感情也时常如她们一样,纠结着,果断着,害怕着,勇敢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