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青铜葵花》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隐约记得这样一些断断续续的话:作家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原初都是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和明晰的写作方向的,可是写着写着,故事情节似乎就变得不受他们控制,变得不是他们要写故事,而是故事要他们必须这样来写,没有回旋,只能继续。我在想,每到这样的时候,作家内心也是万分痛苦吧?是青铜,是葵花,也是此时的我!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儿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距今亦有四年了。四年,是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经历青春期的叛逆,最后长大成人。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处处展露锋芒的青年,经历岁月的洗礼,学会如何韬光养晦。四年的时间……我在想,四年的时间,青铜会经历什么?葵花会经历什么?四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今天和儿子简单聊起这本书,问道:“还记得《青铜葵花》么?”“当然记得,那是我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读的,我那时愣是没读懂。”放在以前我可能会马上说:“什么情况?这么一本令人感动的书你都看不懂?没认真看吧!”可是今天,我没有说这样的话,因为我相信,儿子说的应该不是假话,在今天的我看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读《青铜葵花》,他们确是读不懂的。而四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再来读这本书,似乎也是有太多不一样的感受。

《青铜葵花》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jpg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孩子阅读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要和文本进行对话,要和作者进行对话,要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今天,我就像一名学生,带着老师对我的阅读要求,试图走进故事,走近作者,和他们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我们都知道,文学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作家筛选,再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带着阅读要求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说:曹文轩一定曾是下乡知青(以前看太多知青下乡的电视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度娘告诉我,下乡知青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下乡知青是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再翻看曹文轩的简介,不对,曹文轩生于1954年,那时候的他还小,不可能是下乡知青。再问度娘,了解曹文轩写书的背景,原来是来源于一个朋友的故事。那,这个朋友是谁?青铜?葵花?

随着作者的笔,再次走进故事。故事讲的应该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里的孩子之间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却又悲戚的感情故事吧。葵花是知青的孩子,而青铜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这样的两个孩子本该不会发生什么故事,可是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让故事有了发生的可能。(www.simayi.net)作者说:“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作者又说:“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读到此,我似乎也能隐约感到两个孩子之间一定会发生些什么。果然,两个如此孤独的人,冥冥之中定会相遇,相遇之后必将相知相惜,又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更加深了他们对彼此的依赖。俗话说,感情都是相互的,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青铜一家对自己的百般好,葵花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不感恩戴德呢!所以,在一起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苦难之后,他们的感情也是如日中升,更加稳固。

然,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他们本该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我在想,这样的安排不应该是作者的篡改,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吧,一个农村孩子,一个城市孩子,他们或许会因为某些原因,在某个特定时期,产生某种交集,但最终,他们一定是要回归各自的轨道。葵花走了,虽然很多的不情愿,最终还是撂下青铜一个人离开了。葵花的走令青铜更加孤独了,他的内心究竟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我们似乎从青铜突然开口呼喊的“葵——花!”中,已然找到了答案。这样的一份感情,这样的一种执念,怎能不让人动容,不让人落泪呢!故事到这也结束了,我又在想,多年以后,当青铜和葵花再次相遇的时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曹文轩的朋友应该是青铜吧,一定是青铜吧。这段感情,应该是他这一生最美的回忆了,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会是他心底最伤的痛和最大的遗憾吧。可是,当青铜把这个故事讲给作者曹文轩听时,我在想,曹文轩是不是不能将这个凄美的故事写成一部感情类的小说,于是,他就在青铜和葵花的感情途中,结合时代背景,突出了众多磨难,而正因此,《青铜葵花》也成为适合所有人群读的书。少年读,读出要有搏击困难的坚强和感恩的心;青年读,读出人在社会,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痛苦;老年读,读出对青春美好的回忆,保留那一抹纯真的感情。

故事的结局让我突然想起纳兰性德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啊,青铜和葵花若只如初见多好,一切都若只如初见多好!作者:木木的林子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