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3000字

《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读后感3000字

近几年,国内出版了不少针对儿童读者的文学选本,仅以“给孩子的XX”为题,就可以见到诸如《给孩子的诗》(北岛选编),《给孩子的故事》(王安忆选编),《给孩子的动物寓言》(黄永玉绘画并创作),《给孩子的科幻》(刘慈欣、韩松选编)等等。在这一潮流之下,华斯比编选的这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可谓正逢其时。

一、推理小说和儿童阅读相结合,相比于上述其他几种文学选本,难度无疑最高。比如,“给孩子的诗”可以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给孩子的科幻”可以展示星辰大海的浩瀚辽阔;“给孩子的故事”更是可以讲诗意的田园牧歌和美好的乡土人情等等。但推理小说往往以悬疑、诡诈,或机密的巧思取胜,其间又难免涉及到暴力、犯罪甚至于谋杀。而“尝有因读侦探小说的读者,被内中犯罪机巧方法所熏染而去效行犯罪者”(赵恂九)虽不一定是事实,但却是民国时期经常被用来诟病这一类型小说的某种说辞。由此,如何选出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侦探/推理小说”,或者“侦探/推理小说”是否天然就是一种“少儿不宜”的小说类型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华斯比编选的这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试图从两个角度来回答上面的问题:一是所选的作品要适合孩子的口味,二是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推理小说,引导孩子学会欣赏推理小说,或者说为推理小说培养未来的“潜在读者”。这里先来说第二点,“选本”中虽然只收录了10篇推理小说,却涵盖了当今最流行的几种推理小说“子类型”,如“密室推理”(鸡丁《彼岸的心》、林斯谚《圣诞夜奇迹》),“密码推理”(徐俊敏《爱语天机》),“叙述性诡计”(王稼骏《亚斯伯格的双鱼》)等等,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目前国产短篇推理小说的大体面貌和特征。而据编者自己在全书“导读”中所说,他选择这十篇推理小说的方法,是根据爱伦·坡最早五篇侦探小说所开创的五种基本模式,即《莫格街凶杀案》之于“密室推理”、《玛丽·罗杰疑案》之于“安乐椅侦探”、《金甲虫》之于“密码解析”、《失窃的信》利用人的“心理盲区”、《凶手不是你》中的“不可能真凶”,可以说是抓住了侦探/推理小说这一文类的某些源头性特点,并且颇有几分向“世界侦探小说鼻祖”致敬的意味。

二、再回过头来看第一个问题,即什么样的推理小说适合孩子看。其实,对于我们这一辈从小看着《名侦探柯南》漫画和动画长大的人来说,这似乎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名侦探柯南》里固然有诸如少年侦探队等轻松可爱的情节;但也有一个神秘组织似乎随时潜伏在身边,精心谋划着一切,让人想想都感到脊背发冷;更不用说每次案件死人后(对,“柯南”里的案件是从不避讳谋杀案的,甚至可以说其中绝大多数案件都是谋杀案)都会出现在阴影中的那个遍体漆黑的凶手的剪影,小时候更是宛如恐怖片一样的噩梦存在。可似乎也并没有听说哪些孩子真被吓坏了,或者从此被“柯南”引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所以,我们会不会把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想象得过低,或者把儿童文学过于简化为“输出-接受”的单向模式,从而忽略了孩子们在其中的个体思考和善恶分辨呢?这或许是个问题。

如果再往前追溯下中国的儿童侦探/推理小说,其实早在民国年间,吕伯攸、吴克勤夫妇就已经创作过诸如“左林和左陶兄弟系列”、“聪儿系列”、“福儿系列”等数量不少的儿童侦探故事。其中的案件也多半比较轻松简单,比如谁偷吃了老师的荔枝罐头?(《罐头荔枝》)、谁弄坏了脚踏车?(《脚踏车是谁弄坏的》)、或者是为什么屋里的电灯突然灭掉了?(《电灯熄灭之夜》)等等。其中绝不涉及谋杀,所谓“犯罪”程度的极限也不过是偷了别人家的狗自己养起来(《来富失踪》)。现在重看这些小说,会觉得大多数都过于简单平淡,远不够精彩,但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圈点的作品,比如《园里的红玫瑰》借助一起偷花案普及了一个“氯气与水结合产生氯水,具有漂白性”的化学常识,如果将其放在当时的化学教材中,作为引出实验的课前小故事,真是颇为合适。又如《奇怪的信》是一个儿童版的“亚森·罗苹式侦探挑战书”,可以说充满了童趣。而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当属《小鸡怎样死的》。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日常侦探故事里,既传达了要查明真相再做决定的“侦探职业精神”,又渗透了不要虐猫的动物保护理念,同时还可以和鲁迅的小说《兔和猫》对读,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简单的儿童故事和深刻的复仇精神之间的差别之所在,实在是一篇很有趣的文本。

三、在这本《给孩子的推理故事》所选的推理小说中,也都尽量顾及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同时也为大人们更好地理解孩子提供了某种窗口。前者如青稞的《寻狗事务所》,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心理盲区”的故事,为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宠物,读后感www.simayi.net与宠物交流,同时保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惕做出了一个示范。又比如徐俊敏的《爱语天机》以祖冲之和圆周率为核心,设计了一个爱情故事和穿越千年的诗歌密码线索。

后者则以鸡丁《彼岸的心》为代表,小说意在展现一个“丧母”的孩子小杰内心情感的丰富性,以及在家人离丧的背景下大人的脆弱和孩子的坚强,这与其说是给孩子看,不如说更适合家长看,或者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起到类似效果的小说还有时晨的《弄脏衣服的人》,其在一个看似怪异的行为背后揭示出一段悲伤的故事和温暖的亲情,同时这篇小说作为“数学家陈爝”少年时代第一案,颇有些致敬柯南·道尔《“格洛里亚斯科特”号三桅帆船》,或者程小青《霍桑的童年》(初题为《东方福尔摩斯的童年时代》)等名侦探系列“第一案”的味道。

整本书中,王稼骏的《亚斯伯格的双鱼》是颇为难得的一篇运用“叙述性诡计”的作品,这篇小说不仅可以向儿童读者展示什么是推理小说中的“叙述性诡计”,也能够满足一名成年推理迷的欣赏趣味,确是一篇佳作。而我个人最偏爱的一篇当属林斯谚的《圣诞夜奇迹》,虽然这篇小说的密室手法确实有些简单,但作为孩子初入门时的阅读对象则毫无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篇小说以一个发生在多年前的事件推理为框架,实际展示的却是一段父爱对童年纯真梦想的呵护。“真的有圣诞老人吗?”寻找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既是童年的美好梦幻,也是成年后对少年时回忆的追索,更是深厚父爱对这一梦幻的守卫。而对童年纯真梦想的呵护,不正是儿童文学的目标之一(当然并非唯一)吗?而一个好的儿童推理故事,可能就是在一个推理小说的精彩故事框架下,来完成这样一份造梦与守梦的责任。作者:求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