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读后感3000字!
一本未来启示录!
每次生活感到索然无味的时候,会喜欢去读一些科幻小说。就像小时候沉迷于神话奇幻小说一样,有一种猎奇心理。科幻小说读多了,发现其实这两者很相似,曾经的神话故事在科幻小说里居然全变得合理了。
说到科幻小说,很多人将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刘慈欣等推为神级作者。不过,我今天想介绍这位科幻大师,他的名字知道的人很少,但其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却很有名。
他叫菲利普·迪克,《银翼杀手》就是由他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而成的。电影改编得很优秀,尤其是将小说里的未来世界还原得很到位。但毕竟媒介不同,小说里的很多细节,电影也是无法做到的。
这本小说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我最先关注到的是作者伟大的预言能力,和当下社会息息相关的视频通话技术,作者在1967年写成的这本书里就提到了。当年可能很多人连互联网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不过还是要回到它的主题,书名提到的问题: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其实是在说仿生人是否有共情能力。我们知道,机器是没有共情能力的,但是人有。小说看到最后,我觉得作者是在说科技对人的共情能力的影响,真人在屠杀仿生人时,还能有共情能力吗?
01仿生人和电子羊的设定
这本小说的优点是,它从日常生活写起,背景是在后面的情节中一点点展现的,因此,非常容易读下去。
那么小说的背景是什么呢?
末世大战,核弹爆炸,地球上充满着放射尘和基皮,太阳不再照射于地球表面。人类已无法在地球上生活,大部分人都移民去了殖民星球。为了使殖民星球上的人生活方便,科技公司制造了很多仿生人帮人们干重活。但很多仿生人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命运,便偷偷来到地球上居住。
地球上的人并没有走尽,也有很多人是不愿意移民的。底层没有防护的特殊个体,在放射尘的污染下就成了特障人,也叫鸡头。还有种穿着铅护档,专门以猎杀来到地球上的仿生人为生的赏金猎人,也就是电影的名字,银翼杀手。
在地球上生活的正常人一般都会养只动物。因为拥有活物不仅代表着一种地位,养的动物体型越大或越稀有,地位就越高,而且不养动物,别人会认为你道德沦丧、毫无同情心。在末世大战刚结束时,不养动物是种犯罪。
小说的主人公德卡德是位赏金猎人,他和妻子养了一只电子羊,以冒充真羊。但是他一直想买一只真的动物,来换掉这只假的仿制品。但是仿生人越来越少,不杀掉几个仿生人,只靠每月的固定工资,根本买不起一只新羊。
然后机会来了,从殖民星球偷渡来六个仿生人。这批仿生人的配置更高了,据说唯一能区别真人和仿生人的移情测试也未必有用。而且其中一个仿生人已经将一名工作能力超强的赏金猎人给打伤了。于是,为了钱,德卡德主动请缨。
02真人和仿生人,哪个更残忍?
人类造出机器人,机器人反抗指令,人类去消灭不受控制的机器人,本就是理所应当。但是,我们忽略了,我们在造仿生人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只是机器那么简单了,他们还拥有了人的情绪。
就像《西部世界》中机器人的觉醒一样,小说中的仿生人也会觉醒抵抗了,因为他们也有害怕和求生的情绪。难道被人奴役和追杀就不该反抗吗?
小说的中间部分展现了那些逃生的仿生人的脆弱和害怕。他们是那么的无助和不堪一击。甚至在对比之下,这些赏金猎人多残忍啊。
德卡德先是眼皮都没眨一下就干掉了最难搞的一个仿生人,然后在追杀一位歌剧女星时被带到了仿生人的警察局里,警察局长加兰德也在那份名单里。加兰德告诉德卡德,他们逃到地球,甚至连动物都不如。
但是他的手下,同为赏金猎人菲尔·雷施,识破上司仿生人的身份后,直接用激光枪将加兰德的脑袋劈成了两半。“死尸在椅子上抽搐了几下,然后像一袋鸡蛋那样滑到一边,垮到了地上。”然后,他又用同样的方式杀了那位女星。
晚上德卡德来到另外三个仿生人住的地方,尽管他们想过很多对策,但德卡德还是不费吹灰之力,非常快速地解决了他们。
和《西部世界》相比,这本书里的仿生人真是弱爆了。可从侧面不是可以看出来,这些真人的残酷吗?尤其是菲尔·雷施杀人的方式,简直令人发指。
可是仿生人就绝对无辜吗?其实不然,他们并没有共情能力。我们对他们同情,只是因为他们是处于弱势的。他们对于弱势之物,是没有同情心的。就像他们对伊西多尔和默瑟主义的嘲笑,以及他们对活蜘蛛的残忍,书里写得非常详细:
“不要剪。”伊西多尔喘息着哀求。
普里斯剪掉了蜘蛛的一条腿。
...普里斯又剪掉了另外一条腿。她笑着用掌缘压着蜘蛛,令它动弹不得。
...“我能让它动起来。”罗伊·贝蒂掏出一盒火柴,点燃了一根,然后把燃烧着的火柴凑近蜘蛛,越凑越近,直到它虚弱地爬开了一步。
其实这就是制造仿生人的AB面,A面是《西部世界》的第一季,也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人类控制和屠杀不听话的仿生人,B面是《西部世界》的第二季,仿生人反过来会屠杀人类。从上文就可以看出,倘若仿生人的能力再强大些,那么人类不就是这只蜘蛛?
03人的移情能力是如何维持的?
人和仿生人最大区别就是共情能力,专业来说,叫移情能力,即便最残酷的人如菲尔·雷施,也能测出是有移情能力的。
那么,在日渐残酷的世界里,他们的移情能力是怎样维持的呢?
日常生活中,左右他们思想和情感的有两股势力,一股是电视,一股是默瑟主义。
未来世界是被电视支配的,无论是《华氏451》中四面的电视墙,还是本书里可以调节情绪的电视频道,都在说电视左右人心的作用。而主持人老友巴斯特则是中坚力量。
默瑟主义的设定像是西西弗斯和耶稣的结合体,一个在爬山时不断被石头砸,却要坚持爬到山顶的人。人们通过共鸣箱和默瑟结合,疼痛也是能感知到的,这技术就像当今的VR虚拟现实技术。默瑟不断被石头砸,不就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吗?这是高科技时代的宗教啊。
没有任何嘲笑宗教的意思,因为对很多西方人来说,宗教是必不可少的,而默瑟则有着抚慰和激励人心的力量,能让人有巨大的共情能力。读后感www.simayi.net这也就是为什么仿生人根本瞧不起默瑟主义,因为他们毫无共情能力。但是老友巴斯特和默瑟主义恰恰是相反的,巴斯特在一步步让观众变得没有思想、没有情感。
小说的结局是很悲哀的,默瑟主义倒台了,人们发现默瑟跋涉时背景中出现的灰暗天幕和白天的月亮都是人造的,还有那些石头也是仿造的,默瑟主义就是个彻彻底底的骗局!
电视台公布这个消息无异于打倒人们的信仰,人们坚信的美好和苦难一瞬间就倒塌了。当人们不再相信任何事情时,他们的心会否变得像菲尔·雷施一样坚硬?
人类真是聪明,居然能找到各种细节来证实伟大的默瑟主义是个谎言。
但我也始终认为,人类一定是被自己的智慧害死的。电子羊、仿生人、电视、飞船、核弹等等这些冷冰冰的高科技,会因为人们的自大而变得不受控制。直到有一天末世大战,或者其它什么原因,人们丢下地球,到一个新的殖民星球去生活。
可是这就像围城,逃离了一个被损害的地球,还有无数个地球。如果不懂得反思,那逃离又有什么用?
我很佩服,核弹爆炸后,地球上还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他们并不是特障人,也不是银翼杀手,他们只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人。尽管他们有条件,但是这儿才是他们的家。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他们对这里有情感,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意离开。
小说的最后,杀手德卡德反思了自己,甚至在默瑟被戳穿之后,他去默瑟被砸的地方亲自体验一切,甚至还找到了默瑟最珍爱的蛤蟆,尽管是电子的,很荒诞,但至少代表共情能力不死,人还是人,不是机器。作者:德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