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的献祭》读后感3000字

作者:安蓝

《骑士的献祭》,一本很好看的犯罪推理小说。作者那多。尽管书后有韩寒、张嘉佳、史航等名人的联袂推荐,我对作者却知之甚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他是《萌芽》主编赵长天的儿子,叫赵廷。主要作品以灵异类小说居多。

当然,不管谁的儿子,这本小说写得不错,非常引人入胜,不论从人物塑造,还是故事情节安排,既具有可读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

小说以倒叙的手法展开,通过描述一位老警察的破案经过,层层深入,逐步揭开一起凶残的杀人分尸案的真相。

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但是,负责案件的刑警们,心情却极为复杂和沉重。因为这起杀人分尸案的动机是如此悲凉、沉重、令人无奈。更因为杀人凶犯李善斌是一个非常老实善良,工作兢兢业业,做人本本分分的人。他一生清白无瑕,没有一丝疑点。

读完书,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在想,像李善斌这样一个忠厚、善良、仁义的人,为什么会杀了他最爱的人,为什么不但杀了还要分尸?

我想这一定不像作者或者其他读者所认为的,爱到极致,愿意为爱献出生命那么简单,其中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

昨天,当我再次温习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有关老好人的一节,我恍然大悟:李善斌之所以会杀了他最爱的妻子,并不是爱到极致,而是因为他是一个老好人,是因为恨到极致的所为。

1,老好人大多是丧失自我的人

毫无疑问,李善斌是一个老好人,这在书中处处可见。

“善斌根本就不会和人闹不痛快。”“肯吃亏懂退让顾大局,意气从来不上头,你说说这样的人,怎么和人冲突?”

“通过与十几名印刷公司员工的交谈……一桩桩回忆,慢慢在专案组面前拼出一幅画像。每一个切面、每一块碎片都有着共同的指向性——一个老好人,没有疑点。”

“全公司数善斌加班最多,每年年底都积了一大堆调休浪费掉,所以他要请假的时候,谁会不准呢?”

不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李善斌都是一个人畜无害,完全放弃了自我的老好人。那么,老好人为什么会放弃自我?难道仅仅是因为爱吗?每个人的选择和行为都是在追求趋利避害。老好人也不例外。从潜意识分析,老好人和“坏人”在一起,是在追求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第一,“老好人”会获得所有人的同情和喜欢。

李善斌正是如此——“几乎年年都是公司的先进。如果哪年没评上,不是因为他干得不好,而是他主动推让。一个勤勤恳恳的好人,一个老实人,这是上上下下所有同事对李善斌的一致评价”。

第二,“老好人”会站住道德的制高点,好人和旁观者都容易觉得,问题都是出在“坏人”身上。

本书中,李善斌的老邻居白崇德对李善斌老婆时灵仪的评价是“她爱社交,打交道的都是男人,因为相貌好,也很吃得开,最后在私营贸易公司里给老板当秘书。”“天天晚上被老板带到饭局上去喝酒。有这样一个秘书么,带出去当然是有面子的呀,能说能喝。”白崇德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时灵仪不安分守己,才导致她最后走到那一步。

第三,“老好人”还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好处,那就是保持关系的继续。

“接触的男人多了,当然各种传闻也多,捕风捉影的,但也无风不起浪……李善斌从来不说什么,在白崇德看来,他太放任自己的老婆了,宠女人也不是这么个宠法,妻管严都没听说这样的。”

为什么李善斌对自己妻子和别人的绯闻“捂紧耳朵不听外面响大多雷”?因为李善斌深知,一旦撕破脸皮,不但不能挽回时灵仪的心,连起码的表面和谐都不能维持了。更因为,李善斌骨子里是个老好人,他善良,他软弱,他胆小,他担心一旦发起攻击性,关系就会丧失,他会彻底失去时灵仪。

李善斌这种没有力量的善良,其实是讨好与顺从。所以说,“老好人”的“好”,既赢得了他人的同情和赞誉,也获得了道德优越感,还借助“坏人”,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这真是有莫大的好处。

在中国式婚姻中,多存在这样的搭配。男人其貌不扬,老实忠厚,忍气吞声,女人漂亮能干,因此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男人一厢情愿地付出,毫无下限地忍让,女人得寸进尺,不懂得珍惜,以至于最后男人被戴绿帽子,女人在出轨的路上越走越远。

去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和他老婆就是如此。所以,当老婆死后,向来唯唯诺诺,对老婆连大气都不敢出的苏大强,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对几个孩子各种折腾。

2,老好人的“好”憋得时间越长,怨恨会越深,越危险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性、攻击性是人生而具有的三大生命动力。

老好人并不是没有攻击性,而是他们长久地压抑了攻击性和自恋。

就像一颗炸弹或者地雷,不要引爆,不要踩到,就会平安无事,一旦剧烈碰撞,或者被踩到,就会爆炸一样,倘若老好人对攻击性的压抑一直能够安然无恙地保持,不要受到外界的刺激,那么这个老好人一辈子也就平和宁静地“好”到终老。

但生而为人都会遇到各种事情,各种困难,各种不如意。活出了攻击性的人,会对欺负自己的人进行还击,或者将遇到困境时的各种坏情绪发泄出来,而老好人既不会拒绝,也无法还击,更不能对“坏人”表达必要的恨,所以将愤怒和怨恨等负面情绪压制起来。

李善斌就是一个太好的“好人”,他对时灵仪的不安分行为一直忍让和迁就。时灵仪跟男人们的交往,时灵仪陪领导去喝酒,时灵仪的各种绯闻,李善斌都捂紧耳朵不去听;父亲去世时,时灵仪提出离婚,他也不反对,宽容地放走了她;甚至七年后,当时灵仪带着身孕出现,靠捡垃圾为生,他都念旧情,将她带回了家,并且允许其生下了孩子。

即便是时灵仪因为精神失常,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火烧毁自己的家,害得他几乎失去一切,他也从未想过抛弃他,或者找王海波去算账。

因为“好人”程度越重,对怨恨的屏蔽时间越久,便越恐惧攻击性和破坏力,因而超级“老好人”们死活就是干不出“坏”事来,就是不能拒绝,不能保护自己利益,也不能对“坏人”表达必要的恨。

原始生命力都是带着攻击性的,而它之所以不能展开,就是因为这样的两个焦虑:一是担心一表达攻击性就被报复,乃至被灭掉;二是担心表达攻击性时会伤害到所爱的人,而自己也变成了陷入黑暗而不能自拔的“坏人”。

但在我看来,李善斌最后杀死时灵仪,不仅仅是被时灵仪逼急了,还因为他是一个“老好人”,他在时灵仪一遍遍“杀死我吧”“杀死我吧”的央求下,被时灵仪催眠了,因而顺从了她,杀死了她。

虽然,意识层面,他杀死时灵仪是为了结束她的痛苦,但潜意识层面,是他对时灵仪痛彻心扉的恨所致,恨到他杀死了她,还要将她大卸八块,还要扔进臭水沟和厕所。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网上有些激情杀人犯,看上去憨厚老实,调查下来,也是善良仁义,绝对是一个三棍子打不出屁来的老好人,可是却因为受到邻居的再三欺负,或者某些人的侮辱而一怒之下,挥起砍刀结束了一切。

所以,我想提醒亲爱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招惹那些沉默寡言从不发火的老好人,不要挑衅他们的忍耐极限,免得引爆一颗憋了太久的炸弹。

3,老好人是社会的榫头,请善待老好人吧

虽然老好人既不敢活出攻击性,也不敢理直气壮地争取和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随意入侵,在大多数人眼里,老好人活得憋屈而无奈,甚至可以说有些窝囊,但是,正如书中所说: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核心,他们的存在让周围的人安心,并且生出“毕竟还是有这样的人啊”的感慨,从而不再下坠成为更坏的自己。他们就像一个个榫头,联接起周遭的普通人,共同构成了托承社会的基石。

这段文字,其实是本书的思想所在,他拐弯抹角写李善斌杀人这样一个刑事案件,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出这样一段话来:老实人,老好人,是撑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基石。不要觉得他们无足轻重,不要随意践踏他们的尊严,不要随意挑衅他们的底线,让老好人有尊严地活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