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共治时代》读后感3000字

作者:碧月清风

由网络作家米兰的《孤城闭》改编的电视剧《清平乐》热播,人们过了一把穿越回宋仁宗时代的瘾。剧中的服化道具可谓忠实地还原了历史,该剧甚至连台词也采用文言文,用心之处值得称道。可是仍有观众不买账,吐槽《清平乐》是宋朝历史纪录片。不过《清平乐》毕竟只是电视剧,不能不说含有戏说和改编的成分在内,七分历史三分戏说已属不易。

而要追寻历史,光看剧显然是不够的。如何看待宋仁宗时代,吴钩的《宋仁宗:共治时代》可谓一语中的:共治。检视整个古代历史,君臣共治可以说是其中最具智慧的一种理想社会。双方互相约束,保持政府平稳、良性运转。宋仁宗时代正是这样一个受到后世好评的时代。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一生最为佩服的三位皇帝就有宋仁宗。另二位康熙和唐太宗都是雄主,宋仁宗在其时代和后世都是存在感不强的君主,能够入得乾隆的法眼,想必自有其过人之处。他究竟有何本事,在其统治后期创下了被人称道的嘉祐之治。《宋仁宗:共治时代》给了我们答案。

乾隆推崇的三位君主(从左至右):唐太宗、宋仁宗、清康熙帝

吴钩其人读者并不陌生,曾拿下CCTV2018年中国好书奖等奖项的《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正是他的力作。作为宋史研究者,知名历史作家,吴钩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在他的笔下《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现代的拂晓时刻》等书,致力于的正是把真实的宋朝呈现给读者。

《宋仁宗:共治时代》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与事件为纬,重叙事,史料丰富,引用较多,从多角度多层次,力图还原宋仁宗统治时代的历史原貌。综览全书,吴钩较好地完成了既定任务,重史实之外,也有自己的观点,史论公允,也颇有见地。

在本书的楔子中,吴钩开篇即指出,“中国历朝帝王之中,宋朝第四任君主——宋仁宗赵祯,可谓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却极低的皇帝。”而就是在这样一位庸常君主的治下,井喷式地涌现了大量杰出人物。文学界,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位全出自宋仁宗一朝,婉约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苏轼;学术界,流派众多,其中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最为知名;政治界,范仲淹、富弼、韩琦诸人可谓人才济济;科学界,“四大发明”有三项花落仁宗一朝。仁宗朝的人才之盛,历代皆无。

客观地看,宋代的政治制度有其优越性。宋代是整个古代极为重视法制的朝代,法治的重要性,在《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看来,中国的前途在于数目字管理和法治。其真实含义即是形成法治社会。宋代正是这样一个接近这一理想的朝代。而终宋一代,宋仁宗时代是做得最好的。

宋代在政府之外,有一套独立的台谏系统,不受政府制约。台谏官监督政府官员的执法,对于政府权力是一个很好的制约。宋例,宰相不得举荐台谏官人选,台谏官也不得推荐宰执人选。而作为皇帝,诏令没有宰相副署不具备法律效力,皇帝的内降常常被驳回,不给皇帝面子是常有的事。

宋仁宗作为一个皇帝,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但他对于祖宗定下的制度心存敬畏,三开天章阁便是明证。宋仁宗大多时候能够按照宰相所代表的政府和台谏官所代表的监督部门的意愿办事。他曾说:“台谏之言,岂敢不行。”对于自己喜欢的尚、杨二美人,宋仁宗最终听从各方的规谏,将二人放出皇宫。能够纳谏,在宋仁宗的一生中,可谓比比皆是。在吴钩看来,纳谏对于仁宗是一种自觉。这话实在是说到了点子上。

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谏如流,历史上并不罕见。唐太宗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不过即便是唐太宗,也曾在一次散朝后忿恨地说过狠话:“会须杀田舍翁!”这话他是针对魏徵而说的。宋仁宗也发过牢骚,也有不满,却从未摞过这样的狠话,这不能不说是“仁”的具体体现之一吧。

能够知人善任,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种大智慧。宋仁宗的用人,在嘉祐时做得最好,政府首脑始终保持稳定,不再频繁更换,这也是嘉祐之治能够出现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在前期和中期,政府首脑和台谏官的更换是较为频繁。不过,政府首脑的更换大多不是皇帝本人的想法,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宋代制度决定的。此外仁宗朝的这些强权人物也很可爱,个性鲜明,却又能够按规矩办事。年青的苏辙参加制科考试,他的策论引发了执政群体的争论不休,围绕选还是不选,意见不一。最后爱才的仁宗拍板录用,等到起草任命状时,负责的知制诰死活不肯起草,这个犟脾气的人就是后来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宋仁宗一朝,不缺少这样敢于抗命的大臣,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做墙头草,表现了难能可贵的气节。

宋代士大夫都是什么样的一群人,我们只消看看范仲淹、欧阳修和苏舜钦这三人的故事就可知一二了。这三人和三次贬谪有关。这三次贬谪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不幸的,可是对于我们则是万幸的。幸好有了宋仁宗这三次依法办事,才成就了三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滕宗谅也许你不知道是谁,但要说滕子京你一定如雷灌耳了。就是这位滕宗谅被贬谪到岳阳,任上重修了岳阳楼,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动地刻画了范仲淹这位政治大腕的人生追求和淡定态度;欧阳修被贬到滁州,而写出了《醉翁亭记》,其中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透出的大智慧也让人欣赏不已;苏舜钦这位文学家兼政治家被贬后,写成的《沧浪亭记》也是名篇,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旨趣。文字生动优美,通篇清雅可读。

这三次贬谪的副产品,只是仁宗朝馈赠于我们的宝贵财富之一斑。通过这几篇文字,我们也可看出宋仁宗一朝的政治家们心系国家的宽广襟怀。宋仁宗以仁治国,大臣以才治国,君臣共治,开创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

在同时代和后世人的眼中,宋仁宗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而这,其实正是宋仁宗的智慧所在。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他不恋权,他任人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臣下的才能。君臣的近乎完美结合,是历代所没有的,而做出的成绩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清朝有部小说《东坡诗话》曾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这并非小说家言的胡编乱造,而是代表了几百年来“仁宗盛治”在世人眼中的地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