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好书。它以亲身经历和见证者的眼光,追述了习近平在知青岁月里那些看似平凡却超越平凡的点滴往事,让广大读者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怎样从最基层社会一步一步历练成长的。
书中讲述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的故事真切朴实,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就勇于承担、敢于实践。只要他能想到能办到的都会脚踏实地为大家办到办好。这几年的历练使他培养了与劳动人民深厚感情,也让他逐渐读懂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实际”这几本没有文字的大书。练就了他敢干大事的勇气和魄力。所以,习近平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国家领导人,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作为一个退休的中共党员和国家职工,我会学习习近平敢干大事、勇于担当的精神,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培芳76岁
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重温一段共和国史,一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画卷,目睹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知青的历史身影,虽然知青生活是艰辛的,农村劳动是繁重的,但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委员朱志浩76岁
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我十分震撼,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动体现。习近平这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如果说别人是从零起步的话,习近平是从负数开始。当时他的父亲受到不公正待遇,兄弟姐妹受到歧视,天各一方。精神上的压力非常大,真是苦其心志啊!经过长辈的教诲,陕北村民的宽厚、容纳和帮助,尤其是经历了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的磨砺以及苦苦地上下求索,他终于冲破迷茫和苦闷,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立下了终身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七年的知青岁月使我们看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位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安勇
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更加刻苦学习、踏实劳动、要求进步、心系百姓,处处为乡亲们着想,努力为乡亲们做实事。他带领大家修淤地坝,建造大片良田;修建知青井、沼气池等为乡亲们造福。习近平始终没有忘记黄土地人民对他的照顾。他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读后感·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黄土地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位亲民的、心系百姓的、博学多才的、具有丰富经历的、历经磨练的领导人是人民之福!
——207所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赵文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讲述了习近平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纵观整部书,习近平的亲身经历是当知青时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长的鲜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习总书记青年时代那样,扎根祖国大地,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更好地传承党无私奉献、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务实精神。
——207所退休第四党支部书记寇桂芬
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感触颇多,但最令我敬佩的是少年习近平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刻苦读书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淡然之气。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进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作为一名退休人员,空闲时间很多,在有生之年一定多读书,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207所退休第四党支部委员宁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