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读后感1000字: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看见封面上温文儒雅的五个人,看了一下书的作者:蔡元培。对蔡元培的第一印象是历史课本上,他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他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相信他一定有独到见解能引领北大学生走到教育最前端,就如他说的那句话:“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三部分构成:一为《中学修身教科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了修己、家族、国家、职业等修养问题,下篇主要是理论篇讨论了良心论、理想论、本务论、德论等修养理论。二为《华工学校讲义》,包括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德育篇要求舍己为群,尽力于公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己重而责人轻,勿畏强而侮弱等,智育篇包括文字、图画、音乐、戏副、诗歌、历史、地理、建筑、胜刻、装饰等内容。三为《国民修养散论》,主要收录了10篇关于道德修养的演说、论文、手稿等。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
正式研读,我不自觉的思考杨老师推荐这本书的意图,现作为一名教师,代入感去研读”修己”,认为要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让“其于平日亲炙之事物,不知不觉,浸润其精神,而与之为至密之关系”;让学生勤勉、自制,遇事勇敢面对,敢于承担;培养学生德育与智育,团结同学,教师引领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
我深入了解才发现这本书是指引中国人道德修养的指南针、是引领人道德修养的标尺、是研读过程中自我解剖的“手术刀”。高尚的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修养努力获得的。修养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人生重要问题。人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族群、团体、国家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所谓修养,就是要在家庭、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讲规则、守法度,讲诚信、守承诺,讲道德、守秩序,讲文明、守纪律,就是要协调处理好自己与内心、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读后感·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行为达到个更高的境界更高的水平。蔡老先生认为,做一个现代学生既要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歌捷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以及饱含对国家、学术、社会责任的骆驼精神又要“自爱”“爱人”这种主张用朱永新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当下的大众当中,有“补课”价值.整本书,蔡老先生运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人案例,内容严谨又通俗易懂,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深入浅出。
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我们,生活中很多不道德是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前段时间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这件事原本是一件小事,由于修路,公交车司机换路线行驶,一名女乘客由于没有经过自己的站点,就与公车司机起了争执,最后导致14个人遇害,对于这种规则与法律的破坏者,不单单用“可恨”一词,就轻描带写的掩盖过去了,更呼吁个体存有“责己重而责人轻”。
一本好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对一个人树立信仰、追求理想、转变观念、净化心灵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让每个人都作为最有修养地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