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术与禅心》读后感2000字

《箭术与禅心》读后感2000字:

这是一本能让人内心宁静的书。日本人总喜欢在自己引以为傲的艺术后面加个道字,剑道、茶道,以及本书所说的弓道。什么是道?《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表示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描述的。

为什么不可描述,说白了就是量化不够清楚。所以在我看来,道是一种无法用量化语言描述的,或者说量化非常困难的东西。学车的时候,我在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两个项目学得更快一点,曲线行驶则学得很慢,归根究底是因为前两个项目有点可以看,量化程度更高,因此更容易上手,而后一个项目更侧重个人的感觉。

当然,感觉也不是不能量化的,哪怕就是射箭,如果有足够高精的仪器,测量最佳时候出各个距离点、弓的弯曲程度、弦的制作工艺与使用次数、手臂肌肉的拉力、脑电波的状态等等,一样可以分析得出来。但是这样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容易受到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芝诺的乌龟影响,量化是一个无限量化到底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去去探究弦的制作、空气的湿度、人当天吃的食物等等,你说这些没有关系吗,肯定不可能。

量化困难,才会讲求感觉。忘了是不是在《智能时代》还是哪本书上看到过,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码农要比浇花匠更容易失业,毕竟码农的工作更容易量化一些。

《箭术与禅心》读后感2000字.jpg

有头发边个想做癞痢呀。

扯远了。回到这本书,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特意去买了把弓箭。也算是为自己的贪玩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吧。昨天到的货,也在家里射了几箭,距离比较短,所以命中率还是蛮高的。不过我的练习并没有遵从书上的各项教程,毕竟真正根据书上所说,射箭是一系列很多天训练后面开始的事情,我可按捺不住。

这又关系到另外一个理论,或者说道理吧。《学习之道》(乔希·维茨金著作)里面也曾经讲过这个方法:

“在过去十年,比赛之前我都会用一套固定修炼。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时,我会一边听听能使我情绪平复的音乐,一边冥想一小时,然后走向战场”(《学习之道第17章》)。

我觉得一开始就着眼呼吸跟放松这些开始练习,一方面固然是为射箭打下基础,就好像古代武术先练下盘一样,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增长整一个感觉链条,读后感www.simayi.net让射箭的时候更容易专注、更容易找到感觉。所以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想到一种武术,俄罗斯的西斯特玛。西斯特玛的四个原则:呼吸、移动、放松、平衡,有个两个原则(呼吸、放松)都在本书里面反复强调。

放松放在了第一课。

放松肌肉、放松心灵。

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肌肉是很容易紧绷着的,但是这样的紧绷反而容易造成动作的迟滞,影响人的发挥。所以阿波研造(本书作者的师傅)才会在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的学生,放松身体,只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

太极拳跟西斯特玛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大道三千,山顶却是同一个。然后是放松心灵,我的理解是,放松心灵是为了提高专注,去更好的感受和记住感觉。人的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分心在了其地方,在该专注的地方分配的专注力自然就更少一点。而带宽越宽,所能接受的信息就越多,信息越多,就越容易去掌握事物。

这也是平静力量的来源,当你只注意当下,将平时忧虑、操心的事情抛之脑后,自然会欺骗到自己的大脑,以为当下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然后自然而然地分泌出让人平静的微物质或者激素,而这些激素又进一步促进了你的平静。

在放松的同时,还有心灵的练习。说是心灵练习,其实应该是脑海中的练习才对。科学家早有实验,学习某一项技巧或者说知识,练习一百遍的效果,是不如练习五十遍,在脑海练习五十遍的。这其实,也是为了增强对大脑的欺骗吧。

而这种欺骗,又会变成现实。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然后是呼吸。

呼吸很简单,却也很难。特别是当你站着的做射箭准备运动的时候,呼吸很容易乱,很容易受到站姿等的影响。我射箭前尝试做过这样的运动,但可惜花了十分钟都没能进入呼吸与心灵都平静的状态,射出来的箭,效果就自然一般了。

这让我想起西斯特玛中的呼吸,西斯特玛中强调呼吸要先于动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先呼吸后做动作的事,而是要求你用呼吸去推动你的动作。气压的力量能让空心铁球难以掰开,简单的呼吸自然也蕴含着伟大的力量。

这是在用控制呼吸来克服身体害怕的本能。人遇到危险,下意识肌肉紧张,呼吸加快,而控制呼吸,是找到一个支点,控制自己的身体,进而控制心灵。其实说白了,还是前面所说到的欺骗的循环。

当然,这是有意识的控制,最高的境界是有意为无意,所谓无招胜有招嘛。

这其实也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当你练习了很多遍以后,真正学会射箭的时候,很难去区分是先有射箭的意识,然后去做动作,还是说动作做到了这个地步,知道此时要松手射箭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该到的时候,动作也好、意识也好,自然会出现在那里。

所以书中才会说,不是你射的,是它射的,仿佛弓箭活了过来,有了自己的思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跟随这样的感觉。看完这本书的正文后,往后翻了几页,有个小惊喜。这本书居然不是写于七八十年代,作者到日本学习的时间是1924-1929年。不知道作者看到弓道的这种精神被日本人拿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是一种什么的感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