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合伙人》读后感2000字:
最近出差多,利用在火车上的时间,读完了《生命合伙人》这本书。听到这本书,是在奴隶社会五周年的活动上,有一位妈妈说,这本书帮她找到了引导孩子接近艺术的路。
我不会画画,不会弹琴,唱歌也不行,但是,我觉得我有一颗向往艺术的心(自信脸)。和每一位家长一样,我觉得孩子是一定要学一门艺术的,但是如何做呢?本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我能想到的就是给她报班,请老师。
给孩子做英语启蒙之后,我开始隐隐觉得,很多高大上的东西,其实都是可以跟生活联系起来的。正如那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过是从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开始一样,艺术应该也是可以在家庭中进行引导的。只是怎么做呢?依然一头雾水。然后,我读到了《生命合伙人》这本书,从中得到了一些答案。
艺术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我去过巴黎的卢浮宫,那时候我还在念书,还没有觉得自己也可以是一名艺术青年。去那里的目的,感觉就像是网红经典打卡。
我还记得我跟同伴循着简介上说的镇馆三宝,从蒙娜丽莎到胜利女神,再到维纳斯。我看着那些曾经在课本上见过的艺术品,却不知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他们。能想到的那些听起来政治正确的解说,似乎都不能传神地表达我的心意,但我想说的,似乎又跟当时的气氛非常不合拍。所以只能看着,不敢发表什么评论。
那时候,我觉得只有博物馆、美术馆和各种艺术展才是和艺术沾边的地方,我觉得只有画画、音乐、雕塑等等这些是艺术,我觉得艺术就是那些阳春白雪、专业性极高的东西。
同时,我也把自己跟艺术划了一道非常清晰的界限。我觉得,我说不出艺术专业的词汇,没有童子功,一辈子都会和艺术绝缘了。可是,读完《生命合伙人》,我对艺术是什么,有了新的概念和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艺术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不是美术、音乐这些科目,也不是那些高不可攀充满专业词汇的解说,更不是说必须把一件东西包装成大众看不懂的样子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应该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对美的感悟能力。
毋庸置疑,美术是艺术,音乐是艺术,但烹饪和烘焙也可以是艺术。只要我们有对美的感悟和欣赏,无论做什么、在哪里,都在做与艺术相关的事。读后感www.simayi.net所以,艺术不只是在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也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妈妈的衣柜和化妆盒里,在路边的公园里,甚至在嘈杂的菜市场里,艺术在每一处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美的地方。
家庭美育/教育从哪里开始?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对孩子都有一个奢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然而,不出意外地,每一个孩子最终都会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我们如果希望孩子成为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的人,应该努力去做一个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的人。”所以,家庭美育,重点不在孩子,而在我们。
我认识一位同事,她的孩子现在上六年级,乐高、书法、美术、钢琴每一门都学的很好。尤其是乐高,常去参加比赛,都能进入到亚洲区赛场。我最初认识她的时候,她跟我讲了很多如何给孩子选课外班的经验。那时候我觉得,她的孩子之所以这么优秀,是因为选对了机构和老师。后来慢慢接触多了,我发现重点不在于老师,而在于她和她爱人。
我曾经在她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照片是一摞厚厚的书法方面的书籍,配文说,“就算写不过你,理论也要高于你。”我还看到她也在画画。她也曾跟我说,她和她老公都对乐高特别感兴趣,也很爱玩。
可以说,孩子上的每一门课,都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即使他们没有坐在孩子身边听课,却也在一路陪孩子同行。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是非凡的。一方面是影响,通过家长的行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改变孩子,引领孩子;另一方面是支持,告诉孩子不是一个人在独自前行,当你遇到困难时,我们永远在你身边。
所以,美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应该从改变我们自己的想法开始,可能是让自己着装更精致一些,让家里的摆设更讲究一些,让去博物馆变得更平常一些,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可能会成为打开孩子艺术之门的钥匙。
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始?
不要让不懂成为拒绝参与孩子成长的借口。和英语启蒙一样,艺术启蒙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是,把孩子推给培训机构绝不是是最好的方式。我曾见过很多年轻,学历高的人,提及孩子学英语,都是说,到时候给他报个班。报班没错,但是不应该让教室的那面墙,把孩子圈在了里面,也把我们隔绝在了外面,让我们认为那是孩子的事儿,与你无关。
参与到孩子的生命中,会很辛苦,可能三十多年来自己都没有这么卖力的活过。但是,我们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孩子,不是动动嘴巴就能有的,而更高更好的东西,也都是付出辛苦才能得到的。
对自己发问,而不是孩子。把育儿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去寻求对的方式方法,而不是每天盯着孩子有什么变化。当自己觉得对孩子的一些问题表示担忧时,只要问问自己,如果未来孩子和我一个样子,我会觉得开心、难过还是怎样?如果回答是积极的,那就跟着自己的选择走,如果是否定的,那就考虑如何改变自己。相比所有的技巧而言,真心和真实的父母更重要和可贵。
最近工作常加班,而且我也开始准备CFA二级了,所以时间很少,写的也少了。今天跟同事吃饭,说起在考什么,想起了自己考一级时候的事儿,想起北京那个万人考场,以及自己撒在走廊里的眼泪。
不过我想,大概,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吧,只是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