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檀香刑》有感1000字:
初读《檀香刑》,有种在读《白鹿原》的错觉。粗砺,俗蛮,土掉渣儿的感觉是相似的。细细读来,又不一样。看似天高皇帝远自成小气候的野生群体里,充斥着压抑到窒息的权力宰割,与大时代千丝万缕地连着筋骨血脉,种种因素交织,产生了一个平凡又奇异的世界。浪骚到粗鄙的小娘们儿,缺心眼儿的傻女婿,偷情干爹大老爷的,标准的北方农村民间荤段子的设定。眼熟吗?眼熟就对了。扑面而来的正是火辣辣泛着潮腥黄土味儿的泥土风。整部小说的语言,结构,也像极了大篇的戏文,而且是老山东偏僻乡野里长出来的古老的土戏文。
而凤头部分的压轴人物,县令钱丁,是一出好戏大幕拉开的关键人物。他展现了传统封建文人典型的一面,把读者的目光从潮腥味儿的蛮村引入到了高高的庙堂。如一架庞大腐锈机器般的封建官僚体制,虽已摇摇欲坠,咔咔作响,却愈发显得狰狞恐怖,毕竟被生锈发钝的齿轮碾碎比被锋利的齿轮碾碎在感觉上更加痛苦。像所有贫寒家庭出身,通过苦读诗书一朝中举的年轻人一样,钱丁梦想着按照诗书里的教导,为国家尽忠,为生民立命,大展一番宏图,大酬一腔壮志。
但现实冷酷,官场不论诗书,庙堂亦是荒唐。他娶了曾文正公的外孙女又如何?“死知府不如活老鼠”。堂堂两榜进士又如何?他照样得向一个刽子手磕头。他知道眉娘的亲爹孙丙是为被德国鬼子欺侮杀害的妻儿报仇,故意拖延放他一马,他为无辜受害的27条村民人命怀着“当官要为民做主”的悲壮情怀去府台讨说法。然而只不过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可悲可叹。
钱丁不是圣贤。他有虚荣,有冷酷,有自私。他美髯飘逸,稳重潇洒,享受着为小民父母的优越感。同时他也是个男人,会犯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为民做主讨说法”失败后大病了一场,最终还是靠着身为曾文正公外孙女的嫡妻请来孙眉娘,用她的温情美色让他缓回阳来。读后感·他没有放弃他的官帽,因此他还是羁押了孙丙,还是看他被上了檀香刑。最后,他在孙丙被檀香刑折磨的第四天亲手结束了孙丙的生命,用他仅能做到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朝廷对世道对丑恶的不合污。
钱丁的游移、不彻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文人,已是中年的他懂官场的规则,也会用。但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他的良心还未泯,他读的诗书还见鬼似的在起作用。这两股力量拉扯着他,撕裂着他,本性与道德,正义与邪恶,理想与现实……多重矛盾体搅得他不得安生,最终也以悲剧收场。他也是书中所有主要人物悲剧中的一部分,这出骇人听闻的惨剧,最终也并没能阻止德国人修建的胶济铁路滚滚向前。孙丙也好,钱丁也好,都成为了这路基下,无声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