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访古寻城》读后感2000字:
5月,有幸与唐克扬博士见面,就新书《访古寻城》展开一场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对话。5月19日,哈佛博士唐克扬先生携其新书《访古寻城》来到中山与我们见面。
为了配合岐城活化社筹办本次新书分享会,我购买了唐克扬老师的《访古寻城》、《设计学院的故事》以及《美术馆十讲》,并希望通过初步的浏览来了解作者的志趣。
打开书本的目录,发现这本书要讲的是12座古城的故事(这12座古城我居然一座都没去过……),完了,看来这样的接触无法达到预想的深度。我只好硬着头皮一篇一篇地看下去,然后发现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将晦涩难懂的城市建设语言又转化为了优美华丽的艺术化语言,令人读来亲切又带有美感。
在这里摘选一小段:
“至于古翟[zhái]泉的所在,已是一片实实在在的茫茫的麦田。漫步在田间垄头,我按捺不住地想,昔日水道的痕迹不至于一扫而空吧?毕竟,‘谷水又东流’,曾经有过那么长的时日,文明的堆积层往往总有数米的深度,总该留下点石崇[chóng]、绿珠的遗物。或许,他们还埋藏在被深耕过的泥土下面,一年一度,和庄稼一起散发成熟复又衰朽的气息!
“一面是‘风景不殊’,一面却又是‘风景不复’。眼中是没有了,无可挽回了。现在,全看你有没有从‘彼’到‘此’的心会,若有,或还可以在时光里接续这绵延不绝的流水。”
我心中感叹,虽然我跟唐老师中间可能差了好多个诸葛亮的学术差距,虽然我对书中的12座城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这些已经衰落不见的景点很可能无迹可寻,我也不太可能专程而至,但是那一份对历史的喜爱和怜惜之心是共通的啊。在面对衰朽和破败的老侨房时,我的心情何尝又不是这样?
于是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新的定位,它并不是一本能够拿着来实践建筑和古城活化的书籍,也不是一本旅游指南,它更多的是一本掺杂了唐克扬课题研究的经历、足迹以及他感悟的综合体。书里面引用了唐克扬的实地调研、文献阅读以及理论建构的某些成果,是我们全方位去解读一个城市的新的心路与模式。
在这里不得不补充介绍一下唐克扬的学术背景,他工科本科、比较文学硕士,后又在哈佛修读了建筑设计博士,因此,工、文、理三种不同的学科下,他不断调整个人的求学目标,期待可以通过不同的学科经历来抵达个人的专业追求。因为我也是曾经历了文转理的转折,读后感www.simayi.net于是我曾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在选择专业上有这么大的跨越?他回答道,在他研读中国文学史籍的学术经历中,他认识到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的重要性;而后他修读建筑设计时,又重新学会怎样在城市历史的基础上去重新构建城市的未来,“我喜欢设计,所以我后来想尝试一下学习设计是怎样的感觉。”
虽然他后来从事的职业跟设计沾边但并非完全类似,从校园走到职场也让他有了新的看法,但目前的他,可以说是非常自由了,他的头衔包括了:哈佛设计学博士、著名建筑师、策展人、建筑与城市研究者、写作者、艺术评论家、城市研究和博物馆研究专家……
我们也尝试从更现实的角度提问他关于“活化”的想法。他说道:“传统的东西它就是封闭的,现代它要求开放,要求开倘空间和公共空间,因此传统和现代就是矛盾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你要想办法去融合它,但它无法根本解决。”
唐老师博闻强识、风趣幽默的谈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意识到,通过一本书去认识作者太过局限,深入的交流使我们了解到唐老师人如其文,既文雅又豁达,既通俗又深刻。而且《访古寻城》书中所能照面的唐老师并非全部,现实中他的观察与思考远不止12座古城所能覆盖(以上文字也发表于《中山日报》2019年5月25日A6版)。
然后在分享会上,唐克扬给我们带来了“空间x时间:漫步在历史的风景中”的主题演讲。他播出洛阳、泉州、京都等城市的实景照片引入了思考:为什么这里是历史而那里不是?历史应该以什么时间为界限?何谓城市?他指出,我们所看得见的历史,很多时候并不如历史文献描述得那么华丽,它看起来更像乡村,但是我们仍要学会欣赏它们,“用碎片构造空间”。
他讲述较多引用洛阳与深圳的案例,因为洛阳是古城衰败的典型,而深圳是他目前生活的城市。他感觉“(城市)它拥有过什么,它曾经拥有过什么(变成了过去时态)”这件事刺激到他,给了他“脱离了生活的语境之后,不再是活的东西”的启发。
因此,他也很庆幸认识到岐城活化这个团队,因为我们彼此都在城市“活化”的领域从事一线的工作。他也表示没想到这类关于历史的话题在中山这样的地方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以上部分文字亦发表于“中山市岐城活化社”公众号中)。
最后,诚意推荐唐克扬出版的书籍,我也会在后来的日子把他的其他著作研读一翻,向他学习。当然,在他所构建的“自洽体系”中,我们意识到,唯有坚持去做、去回应到真实的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