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不死——《大设计》读后感1500字
一、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如果这句玄之又玄话是出自我之口,那么它便毫无厚重感,因为我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佛学大师,更没有资格对科学家和佛学大师评头论足;然而这句话却是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笔下一篇名为《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文章。在此文中,朱清时院士原文引用了以下两则消息,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同时,朱清时院士也点名了撰写此文的动机,“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现代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毕竟这比直接阅读霍金的著作容易得多,也比单纯发朋友圈悼念霍金有意义得多。
也可以搜索一下“南方科技大学”,这是中国教育界的一朵奇葩。
二、科学研究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象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这段话是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作为一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深知现实世界并不会如童话世界般完满,但他仍然极力塑造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好让相信它存在的人一直相信它,正如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夫妇用生命作为代价,让傻根相信天下无贼。我并不是想说谁是孩子,谁是傻根,但中国的教育却是在扮演着安徒生和刘德华夫妇的角色。
科学,历来被当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破除迷信的工具和武器。科学研究的道路也是一条光荣而漫长的荆棘路,并且常常在今生没有结果,然而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科学家的故事往往是充满简单的励志色彩,就像《杜拉拉升职记》一般天真无邪。
如果要谈科学史,牛顿和爱因斯坦是绕不开的两座里程碑。在牛顿之前,科学主要的敌人是神权和权威;在爱因斯坦之后,科学主要的敌人却是自己。
在牛顿之前,以科学对抗神权和权威的故事,很多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也是教科书所乐于收纳的。比如哥白尼反对地心说,提出日心说,撰写《天体运行论》的www.simayi.net故事;比如布鲁诺宣传日心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故事;也比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和牛顿在苹果树下顿悟万有引力的故事。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后面两个故事是瞎编的。
牛顿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他晚年却转向研究神学,他的临终遗言是说,“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他也许预见到什么了,却来不及去研究了……
在爱因斯坦之后,以科学对抗科学的故事虽不及上述故事具有戏剧性,但是其理论的魅力却可以说是让人刷新三观!牛顿的那套理论被统称为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是建立在一个空间恒定、时间均匀流逝着的世界模型里。然而爱因斯坦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恒定,他的狭义相对论证明了时间不是均匀流逝的,而是像播放电影一样可快可慢的;他的广义相对论又证明了空间也不是恒定的,而是像抹布一样可以任意扭曲的(如果没有一点物理基础的人,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景象)。
爱因斯坦的理论已经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人的认知,因此他没有凭借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讽刺的是,后人通过研究相对论却屡次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骄傲地说,“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可惜物理学并没有在爱因斯坦处终结,接下来又开启了另一扇比相对论更难理解的物理学大门——量子力学。作者: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