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文自传》读后感1500字:
初读《从文自传》和《水云》总有一种生涩感和哲理性,特别是《水云》,读了两遍才略知大概,我想毕竟我不属于哪个年代,也没有相似生活环境的经历,在文中有些地方会有一定的认知断层,也是需要知识补充和积累,通读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对沈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较于同时代的文人作家,鲁迅从日本留学,老舍从英国,林语堂早年从德国和美国,徐志摩、朱自清留学英国……而沈从文则是从湘西凤凰县走出来的一个大兵,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可贵的是沈从文更深知时代变动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经历过辛亥革命及社会的种种变动,少年见到过的社会的种种现象,他笔下的社会,笔下的湘西,笔下的世界,真切平实而又生动写出了种种惨痛现状,给了后人更多的反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没读过多少书,没去过多少地方,更没有几个爱的人。文中很多地方也有见解理不到位的地方,留给未来去经历。(水云篇还没写完)
沈出生在算是一个富足的军人世家,姊妹九个排行老四。父亲是个军人,形象则如沈文中所述“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需种种本色无不兼备。”母亲呢,则是读书极多见识广的,“瘦小,机警,富于胆气于常识懂医方,会照相。“从小便教沈认字,读书,看药方,学会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所以从文先生从小的文字教育及性格气度上多半来自母亲。
“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的一切情景,却浮凸起来,彷佛可用手去触摸”。
从沈的散文当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湘西凤凰的风土人情了,从自传中起笔第一篇便是“我生长的地方”,自此沈便向读者展开了一副长长的湘西生活市井画卷,那都是他儿时逃学所见,相较于私塾书本上所学,他在那“一本大书”上所得更为深远,以致于直接影响到未来对生活的见解于认知,正如文中沈说
“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对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分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逃学的习惯“
《女难》中关于对书籍的评论中,也可看出儿时的自然感知课对未来事物判定的标准的影响,也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并不把社会价值观掺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不问价钱好坏而估定百物的好坏批评,却愿意考察他在感官上给与我的分量。我永远不倦的是在“看”一切。
作为一个苗族人,生下来彷佛就带着一股野性,他从小就有一双发现自然的眼睛和对新鲜事物无限的好奇心,读书做过最多的事情就是逃课,逃避书本去和自然亲近。PS:逃课便是上文所说的大书。读后感·极好的记忆力和儿时打下的基础使得功课从未拉下,反而优越,老师当然不必再去管他,可以说,很多东西不是书本上所学,而是一方水土,自然之中所感知到的。
沈散文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一股平易近人的气息,彷佛是他在对面跟你去讲述,又好像很多事情就发生在眼前,跟着他的视角亲临现场般,去发现他小时候荒唐而又奇异的经历:“城头上白色的炊烟、街巷摇铃铛买煤油的声音、大胖子皮匠在热天腆着肚子睡觉(上面有一撮毛)、和荒唐表哥种种说谎逃课玩水的情景,他如此调皮老师则经常在手心上画一个朱砂的圈,若下河游泳朱砂痣就会被冲掉,可他却能举着一只手在河面上玩耍半天……
沈的童年时光就是这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关于这欢乐童年的一个转折就到了“辛亥革命一课”,从此沈就开始人生的另外一种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