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2000字:
作者把底层村民的生活状况的凄惨之状描述的淋漓尽致。人性本恶、国民思想中强大的奴隶意识、“大生产”和“大跃进”荒谬的时代背景以及平民的无力,成就了中国百姓的苦难生活,成了弱势群体苦难生活的根源。
二、苦难的表现形式
余华在《活着》自述中曾经描述过“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地抵御死亡”的观点。余华曾经说,在别人的眼中,《活着》中徐福贵的一生都在痛苦中度过,一连串的亲人的离世,最后就连自己的亲外孙难逃死亡,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生词离别,徐福贵都在抵御和顺从痛苦,但是在他本人看来,对于徐福贵本人而言,在痛苦与幸福之间,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幸福[7]。经历那么多苦难,主人公徐福贵是怎样处理情绪引导感情以至于感受到幸福的呢?这就关乎徐福贵对待苦难的态度。文中有好多细碎的情节将徐福贵对苦难的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输光家产本想挂在树上一脖子吊死的那晚,徐福贵自己开解自己:“那一屁股债又不会跟着徐福贵一起吊死,那就算啦,还是不要寻死啦。”明显的,徐福贵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了现实,没有逃避并且拒绝深化苦难。
再如,已经败落了的徐福贵(苦力徐福贵)在替母亲上城里请郎中时脑子里想的是“他虽然穿着破烂,但却是整齐干净,脚上幸福的穿着母亲给编制的新草鞋。”当穿绸衣的贵少爷摇身一变成为最穷苦的平民再次进城时,徐福贵的内心预先想到的不是攀比的惆怅,不是怕见熟人的尴尬,是“我穿着我媳妇为我洗得干净的衣服,我娘给我新编的草鞋。”在现实面前,徐福贵总有先通通接受的坦荡和勇往直前对苦难的消解。
徐福贵在莫名其妙被抓去充军近两年,饱受战争摧残,品尽妻离子散的苦处,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徐福贵好不容易回到了家里,然而,回家之后,他却没有道出一句抱怨命运的不公与造化的弄人,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我回家了”的安心与幸福,享受与妻儿终得团圆共处的幸福和满足。
再如,后来谈到妻子的离世。徐福贵却认为妻子死得很幸福,他认为妻子的死亡没有留下拖累,更没有留下任何瑕瑜,走的很是洒脱与平静。摆脱死亡与失去的痛苦和阴霾,徐福贵面对死亡不仅有了些许从容还有了佛家的超然。
再后来老年徐福贵和“故事家”谈及死亡,他说:“等到哪一天,到了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就不用放不下谁了”。回到文章里初遇徐福贵的地方,一位老人慢悠悠地挥着鞭子,叫着一家人的名字来激励老牛努力耕田……对死亡和失去的淡化,他总能从绝境中找到花开。
《活着》就是在苦难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缠绕之下,看到徐福贵对苦难千钧一发式的承受能力,以及其承受和消化苦难的能力。一个人活下去的品质,是至高无上的,是无法被他人夺走的。徐福贵不但活着,并且他要活着,要坚韧的活着,这是徐福贵在苦难重压之下的宝藏。读后感www.simayi.net苦难,与生命息息相关,与生活寸步不离,正是徐福贵这种对待生活永不放弃,对待苦难从不言败,与命运斗争到底的坚韧品质,面对苦难从不屈服也为徐福贵飘荡的人生增添了几分安定与幸福。
三、超越“苦难”
余华这位作家,他特别关注生活中的苦难,也特别擅于在作品中表现苦难。通过作品《活着》,他把生活中的这种苦难表现到了极致,他编排着这种各样的人类的苦难,通过对各种苦难的描述,让读者在面对着一连串的死亡,对生活中的苦难能够感同身受。小说本身是以死亡为线,描述了生命的悲剧;呈现出了作者对内容的巧妙构思,和对结构的精心布局,一连串让读者感同身受的死亡场景,把生活中的悲剧写的无微不至,锥心刺骨。
《活着》通过对福贵父、母、妻、子、女、婿及孙七个人的非正常原因死亡的叙述。至亲之人一连串的死亡,让徐福贵在面对死亡时,显得更多的是木讷和无能为力,却让读者在重复得死亡旋律中窒息,让人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在不断的苦难当中,领悟世道人心,领悟炎凉世态。进而,把读者引入到苦难的世界当中,饱受苦难的煎熬。
再如,《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把苦难的超越显得更为深刻。他用一种强烈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人们面对不幸时的求生本能,用不可预知的劫难来创造苦难,来展现故事中人物面对生活和苦难的的顽强性。文中许三观性格幽默,但是面对苦难,他却仍有挣扎—卖血。许三观的卖血虽然是被动的、残忍的生存之道,但是这依旧是一种超越苦难的方式,是一个卑微的工人面对苦难最大的超越,许三观的的这种挣扎肢解了苦难,也超越了苦难。
苦难意识是余华小说独具的情节,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展示苦难本身,而是,通过对苦难表象的展示,呈现出苦难本身的价值和对生命的意义[5]。在小说中,余华通过其对苦难特有的理解和认识,对苦难进行了独具一格的描述,顺理成章的完成了对生活中苦难表象的超越。作者:博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