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后感2000字:
这套书读了将近四个寒暑假,终于在今年彻底看完了,总的来说从书里我不仅看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或者是之前认知有偏差的史实,还引发了我长久以来忽视的对历史进程的思考。
秦,谈起这个字,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秦始皇,“长城”,“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等等词语也会不断浮现。《大秦帝国》这套书,以秦为第一视角,从战国起,至子婴止,将秦数百年的荣辱兴衰浓缩在一部书中,其内容扎实程度,知识储备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本好书,特别是在瞬时消息淹没人们生活的当世,能读完这本书,我的耐心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
然,书中仍有我并不喜欢的地方,以下观点是我今时今事评判,明日再改也是可能的。
一,语言追求表面仿古,实则难融大局
为了用文言文而用文言文,是我读起来有些地方别扭的原因。讲秦国芈太后部分,因其是楚国人,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楚地方言,给我一种想象的空间,觉得大为合理,而在大多时候白话文中生加文言文,初看尚觉得新鲜,看多了我极为不适。
二、各国纠葛过多,实难讲清楚,非文之过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最为混乱复杂的一段时期,混乱程度能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五代十国时期与清末民初时期,但这两段历史时间跨度是远远不能和战国400多年相提并论的,且战国距今2000多年,各国尚没有统一的文字记录等,再加上当时百家争鸣的政治局面,想要将这段历史讲清楚,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作者从秦出发,能理清一国历史进程已殊为不易,遑论七国乎?
三、以史实为依据,难出新意。
历史的精彩之处在故事,故事的点睛之笔在人。人的境遇是全书浓墨重彩的部分,我将其大致划分了一下,臣,或出身贫困,或出身富贵,皆因机缘习得一门技艺,据其政治时势,或得王赏识,或不被重视,结果或功成名就(身败名裂),或碌碌无名,或仇心渐起。王,皆少年有异象,然因其自身心思是否在庙堂,或成或败。百姓只想过好日子。当然,在一本人物很少的书中有这么多的故事可讲已经很不错了,但这部书有历史记载作为支撑,人物涉及数百年间的异人,越往后读越有相似之感。
讲完了这本书的好坏,我想来说说这部书看了之后的一些思考。
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形
可以看到书里不同国家的人们言语习俗,甚至长相都不太相同。这既是地理环境不同,又受到不同国家的影响。比如秦在现今巴蜀,山西陕西一带,民风剽悍,善于劳作,楚国在今湖南江西等地,饮食却极不相同。再讲大一点,北方人高马大,南方颇为灵秀,相同文字不同发音都会影响人骨骼的改变,这估计是人类学的一门大学问。
二:明君强臣是强盛保障,律法严格是传世之本
细数战国这几次大事,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屈原在楚国失败,合纵合不下去,连横能连到底,燕国在乐毅的帮助下差点拿下齐国,赵国因李牧能战胜秦国军队,看起来胜败是君臣配合度的问题,其实也跟规则能否严格执行有关。一个好的方案是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案,一个更好的方案是能防患于未然的方案。而规则能否被严格执行,就取决于这套规则是否让百姓受益,能狠下心让老百姓得到好处的,都成功了。
三:中华文化博大,一事两说太易
一件事总有AB面,就像硬币有正反一样,好的能说成坏的,坏的能说成好的,不加价值判断,一件事情仍能从不同典籍中找到不同解法,读后感www.simayi.net儒家与法家对人性善恶的看法不同,解读一件事物的逻辑就不同。而战国有名声的人,都是秉持一家之言坚持到底的人,当然这跟他们小时候没有书可选有关。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就看他遵循什么逻辑,而他的逻辑,可以从其他事情看出来,意志坚定的人往往是很有逻辑感的人。
四:凡人必困于一物
是人都有弱点,这或是自身原因,或是时代原因,大多数老百姓困于物质,活着在战国已经很困难了,何况吃饱喝足?志士或困于忠,孝等义事,或困于傲,骄等缺点,或身不由己。这不是说我们要揪着这点不放,将自身发展全部归结为一点,而是认清楚自己,将“一物”不断变小,或变为“他物”。以秦始皇父亲赢异人为例,年少作为人质被交换到赵国,困住他的是赵国的环境,被接回秦国任太子,困住他的是学识,当了王,困住他的是体魄。赢异人能认清自己,不断做出调整,命虽不能再加,人生总算圆满。
五: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是不断改变的
人是会变的,这句话最近老被用在感情生活中,形容涉事双方从亲近到疏远的结果,常见于双方对亲朋好友诉苦时朋友的言论。但这种辩证主义的思想不仅是用在儿女情长上,还可以用在看待世界的态度上,过去我认为只有见识过越来越多的人,才能包容不同人的行为,所以我选择旅行,但读完这部书我发现,好的书甚至更能让你见识不同的人。不仅是不同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环境下人做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很奇妙不是吗?
这世界太大了,大到各种地形地貌数不胜数,这世界太小了,小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人们都说时代发展了,文明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到底是不是,太难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