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作文学习的启示-读《七十二堂写作课》有感2000字

对学生作文学习的启示-读《七十二堂写作课》有感2000字:

鉴于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状况,倘若学生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自学能力,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形成个性化的写作知识体系,那么对于自身作文水平的提高,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笔者的阅读心得,《七十二堂写作课》可谓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良师益友。择要而论,我们认为《七十二堂写作课》对学生作文学习的最重要启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掌握形式,牢固树立文体意识。

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文体作为文学的形式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文体在创作中具有雕刻、塑形的力量。作家面对一股情感、一个事件、一种风景、一个细节,如何将它变成动人的艺术呢?这就要依靠文体的力量。南宋文人倪思(1147-1220)说过:“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故在《七十二堂写作课》中首先就表明立场,“每一篇文章都有着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每读一篇文章该作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探究”。

然而作文教学绝不是为了培养职业化的作家,而是系统传授写作知识和进行写作训练。因此,二位先生坦承,这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并谆谆告诫读者,“你读一篇文章,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在诸多应该留意的项目中,“文体”无疑是作者特别加以强调的。所谓“文体”,简单说指的是文章的体制特征。用如今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语言来表述,就是“××文就该有××文的样子”。

对学生作文学习的启示-读《七十二堂写作课》有感2000字.jpg

也就是说,写作必先有文章体裁意识,然后才有可能考虑遣词造句。没有文体层面的规范化,再华丽的辞藻也不过是徒有其表而已。针对上文提到的考场八股文而言,曾有研究者指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中考作文题目要求中的“文体不限”所致,进而指出如此要求引发了中考作文“淡化文体”的危机。然而倘若我们的讨论更进一步,就会发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文体”常识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的缺失。这种缺失的责任,自然不应该由语文教师群体所独自承担。王荣生先生甚至认为,1963年前后形成的统编语文教材中未经充分论证的“文章学体系”亟待进行根本性调整。因此,在作文教学框架体系重构工作展开之前,倘若学生能自学《七十二堂写作课》,掌握文体规范与特征,总结其文体知识体系,提升其作文水平,也许是个积极稳妥的应急措施。至少在“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等陷阱面前,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出一篇有模有样、中规中矩的考场作文。

(二)放宽眼界,学会写常见应用文章。

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常规作文的“重视而不得法”,应用文教学则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虽然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考试大纲都明确将应用文知识列为考点,但相对于大作文来说,其地位或许根本不值一提。然而根据我国当前本科教育专业的设置情况,读后感www.simayi.net除中文、新闻、传媒等少数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阶段能有机会系统学习《写作学》等课程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则局限于学科与专业方向,很少有机会接受到系统的应用文写作教育。

因此,在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应用文教学是其难得的学习机会,不应该被忽视。诚如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所言,“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及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或许是不利的”。此番言论对整日埋头于书山题海、为高考疲于奔命的高中生来说,无疑可视为警策之言。我们当前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描述的理想境地?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学习获取的语言能力与写作技能,能否在将来满足日常社会生活的需求?鉴于以上诸多因素,我们认为,倘若学生在课业之余能读一读《七十二堂写作课》,必然会受益良多。

出于一种教育的责任感,夏、叶二位先生在书中将读者带入到琳琅满目的应用文写作世界,除第六讲“应用文”作内涵的剖析外,还谈到书信、日记、报告书、说明书、学术文、仪式文、宣言等关涉日常生活事务的文体。书中没有照本宣科,只有二位先生将自身作文经验和盘托出、娓娓道来的善举。为论述方便,兹引一例如下:仪式文可分为两种,一是以仪式的主持者为立场的,一是以仪式的参与者为立场的。这两种的分别,很是显然,因之写作的态度也有不同。举例来说,在做寿的仪式上,寿翁的“七十自述”属于前者,来宾所送的“寿序”之类属于后者。寥寥数语,即将名目繁多的仪式文分类讲得一清二楚。有鉴于此,在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大背景下,我们建议中学生都应该读一读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的《七十二堂写作课》。此举不仅是对当前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堂的知识补充,更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拥有合格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