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加缪的《局外人》,有一些读后感。
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工作努力、生活简单的小职员。他对于周围人的感受是淡漠的,他母亲过世,他在葬礼上的表现是平静的,守灵时也因为疲倦而打了一晚上瞌睡,在他母亲敬老院的伙伴们因为他母亲的离去而痛苦的时候,他也是在旁边悠然地抽起了烟。对于女友玛丽的求爱,也更多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于玛丽的追问是否真的爱自己,以及对于是否想要跟这个女人结婚,他的回答也都是无所谓的:“可以结也可以不结,如果是你想要结的话,那我们就结”。对他的这种态度,起初我把它描述成自私。我认为他只考虑自我的感受,连他对于自我的描述中也写到:“我对于我当下的感受总是高于对于情绪的判断”。我认为他只考虑自身的情绪,只在乎自我的感受,对于别人的喜怒哀乐,对于别人的生离死别都是极淡漠的。在我看来,是一个出世的、自我的、碌碌无为又自私的小角色罢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他阴差阳错开枪杀死了一个人,并且在第一枪之后,又对着尸体补了四枪。本身默尔索这样的人的存在对于整个世界是无可厚非的,他安于天命、怡然自得,对于自己人生没有过多的期待、也不对他们有期待。但从他杀人的那一刻开始,整个社会对他的控诉便开始了。
在他被审讯的时间,神甫无数次用神的名义来宽恕他,给他以神的正义的教诲,试图让他皈依上帝,寻求宽恕。但是他却无动于衷,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从来都不想把自己的希望、自身的意志寄托于神灵。他也认为,在这场阴差阳错的命案中,自己也仅仅是过失杀人。亦或者是自己防卫过当。于是这篇小说讨论的两个主题就出现了。
第一:是畸形的司法制度、意识形态对于无辜的迫害。
整个审讯过程中,法官都是以默尔索的这个人进行控诉,而不是对于这件事进行控诉。法官们到处搜集证据,控诉默尔索在他母亲葬礼上的无情,无情在于他没有为母亲的死去而痛苦,他应该放声痛哭,而不是悠闲得抽烟。他更不应该在母亲葬礼完之后的第二天去跟自己的女朋友到海边去约会。由此判定他是一个冷漠无情,没有孝心、不懂感恩、没有同理心的“残忍动物”。面对这样的控诉,默尔索的反应是缄默,他更多的感受是滑稽,他认为事情并不是他们想象的这样,但畸形的司法制度是不允许他开口为自己辩护的,仿佛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律师与法官身上的。最后他被判处死刑。
这里引发了我对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我们个人要求的思考。这里不对法国当时的司法制度进行讨论,因为《局外人》的社会背景是法国的20世纪中叶,对于我本身是没有指导意义,我思考的着力点也不在这里。我思考的部分是从法国的司法制度、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于默尔索的要求引申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在我们周围,总是有人要求你做什么,这个社会觉得异性恋才是正确的,同性恋跟双性恋就是不正常的,我们对于异我的东西排斥得太深,不说接受,最基本的尊重都是没有的;这个社会要求女人不能对于性持有开放的态度、女人不能抽烟,只能做在我们想象中儒雅文静、相夫教子的女人。
这种看似正确的社会要求,实际上是在宣扬男权,是对于女性精神以及身体自由的霸凌,所有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做,她们会用一种更加细腻更加柔和的方式把某些事情做的更好;亦或是我们应该在多大年龄结婚,我们应该在30岁时成家立业,因为这是社会对你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社会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绑架。读后感www.simayi.net我们想要的某种生活,并不是别人、不是你或者他要求来的,而是每个人自己心里面真诚的声音。在文中,默尔索如果可以再圆滑一点,更“聪明”一点,依附于强权说一些谄媚之词,在神的正义面前跪倒,他也就不至于会被判死刑。但他不肯,他在于畸形的司法制度作斗争,在与扭曲的强权作斗争。如果他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抹杀自己的灵魂,相比起他被社会判处精神上的死刑,他还是选择被愚蠢的意识形态判处死刑。我也不肯,我不会活在任何人的意志当中,我对于现实的某种妥协对于我的灵魂来说,我内心甚至觉得它是愚蠢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于他“自私”的印象便发生了一些扭转。本质上他确实还是一个淡漠自私的人。但他对于自我精神光辉的追求却并不会因为他肉体的消失而湮灭。综合起来看,他是值得我敬佩的。
第二点:是主角对于人生的态度的思考。
默尔索整体的人生态度是荒诞的、虚无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看破世俗,超脱事外了。他专注于他当前的主观感受,对于未来对于过去的感受淡漠。对于婚姻,他认为有就有,没有也没有区别;对于工作,他也是认真对待,对于结果对于职位调动也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对于母亲的死亡,他认为,他无疑是爱自己母亲的,但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当它来临,你甚至都不需要有情绪,过段时间你就会忘记。因为你有一天也会死,别人也会忘记你。他被判处了死刑,被这个社会判处了死刑,但除他以外的所有人在某一天也会被判处死刑,死亡本身只是我们对于那一瞬间的荒芜的恐惧罢了,它始终会成为我们的最终归宿。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给我的启示是淡然面对灾难面对死亡,它们总是会来,也总是会折磨我们,做好心理准备,等它们到来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那么狼狈。
本来我认为我读完之后的心理线索可能会是消沉的,那么既然一切都是虚无的,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不需要入世不需要努力,总是随遇而安,总是照顾好自己当下的情绪随波逐流平静的活下去不就好了吗。这样的心境我在我看来是需要入世之后才有资格说的,也就是说在你没有抗争这个荒诞的世界之前,在你没有拼尽全力对这个世界作出斗争之前,我没有必要进入默尔索的心境。但在某件事情上运用我所有的认知作出努力之后,对于结果又默尔索类似的心境就会是自然的了,有的时候面对一些自我无法改变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去吧。
对于加缪白描的叙述方式来说,阅读体验是非常好的,默尔索对于当下的许多精彩的情绪捕捉,在他视角下,周围人滑稽的表演。以及他内心虚无与这个社会对于他审判控诉的心里独白。都是精彩又动人的。对于死亡对于虚无的哲思探讨也常常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20世纪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实在是实至名归。期待自己今后多与这位巨匠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