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对于四大名著,说来是惭愧的。我只读过《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则是通过电视剧了解,至于《红楼梦》几乎没怎么看,记忆里只有中学语文课本中刘姥姥大观园和黛玉进贾府两个片段。自己之前也尝试着读原著,读完第一回后,因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最终放弃。非常偶然,一年前和朋友聊天中得以启发,既然读不懂,那便可以让别人讲给我们听啊。就这样,一时的兴趣,便开始了《蒋勋说红楼梦》的阅读之旅。在一年零零散散的时间里,终于读完了八十回的内容。了解了红楼各个人物、故事情节、细节描绘,体会到这一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也初识蒋勋所说——生活最高级的修养,是美而从容。

就红楼故事而言,整体上是一个悲剧,无论是历史真实反映还是故事本身,其所含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极其丰富。对于像我这样的初读者,可能最关注的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每一件事的发生,有时候觉得平淡无奇想快速看过去,有时候则觉得有意思就折回去再看一遍,即便这样,到最后还是有些东西忘记了。

人物性情和结局:小说里出现的人物有四百多个,重点人物和小人物都有所描绘,围绕贾府展开一系列的叙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件中体现的惟妙惟肖,很难用一两个词去概括每一人物的特点,正如蒋勋所言,在他们的身上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总能找到生活中其他人的影子。主线故事和人物的结局在前八十回里并不能完全体现,但这种发展的趋势是可见的,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蒋勋说红楼梦》书籍.jpg

衣食住行礼仪:小说描绘了很多这方面的细节,也让读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而区别于现在某些影视作品的做作。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规矩讲究是值得提倡的,只是那个时代的一种表现,有些繁文缛节更能体现体制的制约。感慨原著作者对于衣的材质与做工、食的精美与讲究、住的格局与装饰、行的工具与阵势、礼仪的要求和规矩的细致描写,随着读的过程,脑海里总能想象出那样的画面。

诗词书画戏曲中医:中华传统文化有很种类,这几个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穿插在小说里的文学典故和诗词歌赋体现着华丽精美,印象最深的是“诗社”,每一次,读后感www.simayi.net同样的主题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花样?真的会玩。绘画集中在画大观园事件中,对各种色彩搭配的描述,现在应该就是配色的知识。故事里每一个重大日子都少不了戏曲,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东西听着戏嬉戏打闹着的画面简直了,和现在的娱乐形式完全不一样,也算是一种遗失吧。其次,还有丰富的中医食材及理论知识。

冥冥之中,似乎都归为缘分,有时候就是那么凑巧,没什么道理可言,遇见就是遇见,错过就是错过,终究还是——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每一次选择都注定会是那样的结局,只是作为当事人并不知情,甚至到最后也不明白。有多少人已经淡出记忆,有多少事已经烟消云散,有多少情已经无所谓茫茫然,是可悲可叹?还是可喜可贺?亦或是可歌可泣?无论如何,故事仍是故事,让人猝不及防的是故事有一天竟会变成生活。有人这样说,人心不过方寸,世事总道无常!什么是无常?

蒋勋自己的观点很明确,把红楼故事里大多数人物完全当做是一群青少年孩子,多次强调大观园是他们的青春乐园,不对人物事物作其他评价,重点理解为“痴”与“还”,更多的是让读者去体会其中的乐趣、生命本质、因果缘由,以及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再结合其自身经历总能用美学的语言描绘出来。他针对的不是某一个角色,而是每一个出现的人物,所以让人觉得没有喜欢谁或者讨厌谁。到八十回戛然而止,而故事本身也许并未结束,所谓开始,所谓结束,又有什么意义?最大的感受其实是在于过程,又没有绝对的事情,就像作者所言——生命的本质在于流淌。此外,书中有一些地方总是刻意引导或者重复强调,难免让人觉得有一丝丝的牵强和偏差,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回到作品本身,无伤大雅。

囫囵吞枣读罢,有所感又无所感。就比如有时候喜欢一个人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希冀带来内心的安静;有时候想融入一群人的活动中,渴望带来彼时的快乐;而有时候却在半睡半醒中,控制不住恐慌的情绪。“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还是铭记生活中的那些瞬间带来的感动和悲伤。作者:樊欢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