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读后感2000字

好奇怪,鼠疫中的人们失去了好多东西:物质、金钱、健康、亲情、快乐甚至生命,可作者反复强调“这个没有爱情的世界”,仿若爱情代表着人的温柔和一切非习得非机械非工具理性的美好的情感。又只有在这无望的时候,人们才懂得什么更珍贵。

第二部里描绘的人们感受的变化

挺过有期限的鼠疫期待未来—意识到疫情无期限的失望—开始自我反省日常生活/寻找各种办法逃出囹圄—不敢期待未来只低头生活的麻木绝望—认清现实勉强重新振作尽责自救

里厄—“吹哨人”、“救助者”、理智诚实、感召者:

神父—反理性的宗教者??被孩子的痛苦改造成“游走在异端边缘,动摇了关于鼠疫是上帝的惩罚与救赎的想法。

朗贝尔—仅关心自身利益、逃离者、求助者??认清了“围墙高不可攀只能尽力刨开缺口直至推倒”,开始向里厄一样变得“诚实”

哮喘老人—活够年纪的“世外高人”:

“一大批官员和能干的人”—这里需要区分,前者是尸位素餐、后者则只是在这样一场灾难中没有将自己的领域投入其中的“公知”

格朗—我们最需要的普通人、一个追求理想的人:

让·塔鲁—敏感善良、他认为自己看透世界人与人之间“祸患与牺牲品”的关系,希望做一个拯救者,至少绝不与祸患为伍。在鼠疫中,试图用宁静和善解人意的品质去理解和安抚他所见到的人,既是观察者又是志愿行动者

柯塔尔—某种程度上早已历经过“鼠疫”:惴惴不安充满怀疑,一人经受的孤独在鼠疫中变为共沉沦,甚至轻松快慰许多,结局令人唏嘘,他真正的死于“鼠疫”。

无论从疫情蔓延的范围还是现代国家机器的复杂精密庞大来看,今天我们面对疫情处理的困难都比书中描写的多得多,但我们仍能够从最基本的“身在疫情中的普通人该如何行为和思考”方面在这本书中得到不错的答案。

《鼠疫》书籍.jpg

第三部中提到的人们的行为

隔离期满回家防火烧房子、屋主人无动于衷看着人进去偷东西、武装集体逃离城市、给监狱看守发功勋章、快速简陋效率至上的丧葬仪式(丧葬仪式的变化显示出这场灾难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顾不得最后一份体面)

丧葬仪式一步步简化、向越来越高的死亡人数一步步妥协,人与动物之间那层体面的纸最终被无情浸融。这里的描写像一部进行曲,军鼓的鼓点越来越重,人们心脏震颤的也越发厉害,这灾难终于彻底张开了血盆大口。

流放感和别离感:“我们的同胞已循规蹈矩,就像有人说的,他们已适应了,因为他们别无他法。当然,他们对不幸和痛苦还有自己的态度,但谁也感觉不到最尖锐的痛苦了。此外,比如里厄大夫就认为,上述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不幸,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

第四部中对许多人物进行了深度挖掘

塔鲁对柯塔尔的解读,朗贝尔在瘟疫的高温中与这座城市熔炼在一起,决定留下!

奥东先生的儿子“基督”象征长篇幅描写了帕纳鲁神父的布道和思想变化,让课本上“黑死病是文艺复兴的直接背景”这一知识鲜活起来。读后感www.simayi.net就像战争期间的基督徒看到青年被挖掉眼睛因而失去信仰一般,大面积的无意义的痛苦使得一个理智的上帝在控制人间这一信仰无法继续合理化,神父在看过孩子的痛苦后似乎开始动摇,但他仍不愿意放弃信仰,他要坚持到底。患病后拒绝医生、待人冷淡等行为都可以一窥得神父理智的动摇却耻于承认,不愿违背一生的原则。

“对上帝的爱是一种艰难的爱。它意味着全面的忘我精神和轻视个人安危的气概。但只有对上帝的爱才能消除儿童的痛苦和死亡;在任何情况下也只有这种爱才能使痛苦和死亡成为必需,因为谁也不可能理解死亡,所以只好自愿死亡。”——太难理解

另一个长篇描写:让·塔鲁的经历与思想——童年目睹枪决死刑犯,“没有什么道理能说服我杀人,哪怕是出于善良的愿望”;几个象征即可能的解释:祸患—那些讲着“令人晕头转向的大道理要人去死”的人、牺牲品—被判死刑的被支配和奴役的人、真正的医生—“因此我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受害人一边,以限制损失。在受害者当中,我至少可以探索怎样才能达到第三种人的境界,即是说,怎样才能获得安宁。”他认为达到安宁的途径是同情心

我很喜欢里厄的这句话,他道出了他与塔鲁之间如此迷人的共性与差异:“也许吧,”里厄回答说,“但您知道,我觉得自己同失败的人比同圣人更能患难与共。我想,我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都没有什么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怎样做人。”

里厄和塔鲁推心置腹地对话、在夜晚的海里游泳,这一段像是交响曲中轻柔的过度乐章,角色和读者的心灵都被碧波抚平了,这短暂的宁静让人似乎预感,下一部战斗的乐章属于反击,乐手们重新激昂起来。

在格朗差点临死之前,作者没有过多“追悼”其人,而是花大篇幅描写了他那修改了五十多页的一句话的文学理想,和他那无疾而终的爱情。那句骇人的“把它烧了”,烧起来的分明是理想的火光,几欲落泪

第五部

“因此里厄深切感到这一次是最后的失败,是结束战争的失败,这个失败使和平本身成了永远治愈不了的伤痛。”塔鲁的死是必然的死,他意味着这胜利绝不应该是被欢庆的,而是悲痛的。

“没有希望就没有安宁,塔鲁不承认人有权判别人死刑,但他也知道,任何人都禁不住去判别人的刑,连受害者有时都可能成为刽子手,因此他一直生活在极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从不知道希望为何物。是否正因为如此,他才寻求神圣,试图在为别人服务中获得安宁”他是这样好的一个人

看完后,似乎想不起什么具体的情节,只记得无望的痛苦、人叠人扔进土坑的画面、里厄与塔鲁的夜间谈话,还有那些鲜活的生命。很喜欢塔鲁、格朗和里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