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历切尔诺贝利》有感2000字

所有细节最终指向都不是细节本身,而是这些细节背后所隐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

1986年,4月26日,凌晨时23分47秒,苏联最大的也是电量产量最高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历史上影响最深代价最为巨大的核泄漏事故—84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1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40万人被迫离开故土,这一串惊心动魄的数字无时不刻的不在给世人敲响着警钟。32年过去,当年受灾最为严重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三国的人民依然生活在核事故的阴影中,事故所导致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周围居民以及参与救援工作的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长期影响至今仍无法估量。

此次事件也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在事故发生初期,领导层只得到“反应堆安全无恙,发生爆炸的只是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应急水箱”的信息,以至于34小时后才采取居民撤离的措施。苏联政府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秘而不宣,欺瞒群众的处理态度,直到接到瑞典通过外交管道发出的信息,此时放射性物质已经飘到了瑞典,苏联政府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严重。而更令人震惊和气愤的是,党内精英的孩子早已坐上飞机离开了基辅,从而引起普通群众的强烈抗议和愤怒。虽然在此之后苏联信息更显得透明化,但国民已经对政府信任瓦解崩溃,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曾经语出惊人地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

《亲历切尔诺贝利》书籍.jpg

背景——鼓吹

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

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1986年这30多年间,无论在报纸上、广播里,还是在电视上,到处都鼓吹着核电站的便利性、安全性。各种高层官员、权威核专家无处不在宣扬。有院士刊文把核电站比作“天空中的明星一般,整天闪耀着!我们应该把她们散播在全国各地,它们安全级了。”有的核专家把核反应堆比作常见的炉子,把核反应堆操作员比作往锅炉里铲煤的司炉。这么一说,高高在上的核电站就接地气多了。这样不仅能让公众觉得它们就像锅炉一样安全,同时舆论上也降低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危险性从而也使他们的工资并不会因危险性高而比热电站工作人员的工资高。就在这样的即亢奋又和平的舆论之下,核电站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同时渐渐的公众们也相信和平的原子是万能的灵药,它对生态没有污染,是可以信赖的,甚至安全到完全可以忘记它的存在。

隐瞒、欺骗、谎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和苏联核电站各种事故一直继续不断。仅苏联就发生过11起核事故,几乎每一起都有工作人员受到了高剂量辐射,但可怕的是,苏联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从来都没对其公开报道过。

在P.S.奈波洛兹尼担任能源与电气化部部长时期,对公众隐瞒核电站事故更是已经成为标准的行为规范。这种秘而不宣的对象不仅包括公众,还包括在核电站工作的人。读后感www.simayi.net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会让人们变得粗心和自满。接下来的继任者,包括核电站相关的技术专家,也保持了一贯的沉默。甚至能源部签署了禁止公开核事故相关一切信息的文件--“禁止公开出版、广播和电视报道与能源设施(包括电磁场,辐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不利生态影响相关信息。”后来这则规定成为进行核电事业的行动基础。一直以来似乎这种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从未对核电站事业造成什么影响,直到我们所熟悉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发生。

官僚主义和非专业

在当时核电站是久负盛名的最现代化的工作地点,会给人带来荣誉、金钱、便利和地位。所有党内精英都想设法谋取一席之地,在官官相护,谋取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整个苏联核工业的体制内的决策层更多的都是“转业”人士。有水电站过来的,燃气行业过来的,就像作者文中提到的曾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鲍里斯·叶夫多吉莫维奇·谢尔比纳,他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十分苛刻,然而他把用于燃气产业的管理方法完全照搬到对能源事务所的管理中。但是像能源部门这种渗透到苏联经济方方面面的产业,不仅需要具备聪明、认真、谨慎这些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强大的专业技能做背书和必须得清楚核能的潜在的危险。很显然并不能胜任这个职位。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直接导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的工程师们的专业素质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负责管理3号和4号反应堆机组运行的副总工程师阿纳托利.斯捷潘诺维奇.佳特洛夫,曾经研究的是小型反应堆芯的物理学特性的,从来没在核电站工作过,对于核电站的热能布局并不熟悉,对于使用铀作燃料、使用石墨作慢化剂的核反应堆更是一知半解。然而他有事进行此次测试的直接负责人,关于““反应堆安全无恙,发生爆炸的只是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应急水箱”的信息也是他一直坚信的。当政府下令要撤离附近的居民的时候那是34小时之后的事情了,周围的居民一直以为那就只是普通的火灾而已,扑灭就好了,殊不知辐射的死神已经潜伏到了他们每个人的血液里,细胞里,几天或几周或几个月或几年,由于甲状腺内积存太多碘会或快或慢的直接死于非命或终身残疾;核电站负责人V.P.布留哈诺夫,汽轮机专家,之前在燃煤发电厂工作。是一位很好的工程师,但不是核能专家;尼古拉.马克西莫维奇.福明和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维奇.普洛奇是1972年末到切尔诺贝利工作,福明被任命为电气部门负责人,普鲁奇任命为汽轮机部门副主任。而这两人是不留哈诺夫直接推荐的,福明是电气工程师,在热电厂工作。而普洛奇是不留哈诺夫之前在燃煤发电厂工作时的同事。

切尔诺贝利灾难即展示了人类巨大能力的一面,也显示人类无能的一面。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不要陶醉于自己的能力,不要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不要寻求短暂利益、快乐和引人注目的威望。因为人既是原因也是结果,你必须更有责任感,必须仔细审视你自己和你做的事。当我们想起人类的作品可以留存到未来,还有与之相伴的喜悦和艰辛,我们惊骇地意识到,那些破碎的染色体和基因链,由于辐射的原因要么丢失,要么扭曲,打他们已经成了我们未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一遍一遍的看到它们。那才是切尔诺贝利暂难最可怕的教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