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孔子,进入《论语》,绕不开“仁”这个话题。什么是仁?这个空泛泛的问题背后的答案,可能是许多人翻开《论语》后第一想要寻找的东西。在《论语》中,明确提到仁的语录有很多,甚至,每个弟子从孔子口中问出的仁,也是五花八门的。论者会说,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但在我看来,许许多多的答案,也正好构成了多样性的“仁”。这也侧面论证了,如若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
最为人所知道的,可能是这一句: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的确,“仁者爱人”是我们常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可是“爱”,在此处到底是什么意思?《毛传》这样解释“爱”字:“爱,隐也。”,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中躲起来的这个意思。联系这一层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爱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善,它可以随时随地地产生,但却是朦胧而隐秘的。换而言之,爱是人的一种情感本能。孟子所论述“恻隐之心”的那个“今人见孺子于井”的比方,实则也是在论证爱的本能性与自发性。樊迟问出的“爱人”,是实现“仁”这种品质的根基之一。
还有一大根基:孝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的这段话十分直白地揭示了孝悌对于仁的重要性。所以说,仁的实现,应从家族开始,从身边的伦常开始。对长辈,兄弟的态度,推而广之,是以后对待社会,天下之人的态度。所以,能守好孝悌的人,在实现仁的路径上,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
此外,一个人的性格也可窥探出这个人是否具备“仁”的品质。《论语》中有这么两句话,一是“巧言令色鲜矣仁”,二是“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刚毅木讷”,这两个反义的词语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标准:是否“诚”。《中庸》中也说诚,说“诚”是人与大自然,与天地的感通,是一种自然而虔诚的状态,既要有精神的凝聚和高度的自觉(对于自身的诚),也要有对他人切身的关怀,不限于阶级权势等外在因素等普遍而真挚的关怀(对他人的诚),更要有心灵的“壹”(心灵的诚),不离散,专注而认真的心灵状态。《论语》中的诚,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巧言令色失去了自然与纯粹的敬意,而刚毅木讷则保留了内心的专注与朴实无伪的自然。这便是孔子强调了“仁者”该有的一大品质:诚。说明“仁”不仅是情感上的本能,也是一种诚于理性的品质,正直而真挚的存在方式。
夫子针对“仁”谈了很多,可使我最有感触的是仁道的两个修养:克己复礼和忠恕之道。
先说克己复礼。之前常常被我理解为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来恢复周代的礼制。但是这样理解未免过于单薄,还是夫子给出的解释更为全面和周到。所谓“克己”,读后感www.simayi.net重在理解“克”这个字。《说文》训释为“克,肩也。”,所以“克己”,即用肩膀担当起自己生命的本质,夫子总结为“能仁”。而“复礼”,又从《说文》来解:“复,行故道也。”仿佛是再一次回来的感觉。其实孔子在此想表达的是对于礼的异化现象的鄙夷,以及对回归礼的本源的期冀。所谓礼的异化,就是说礼在人们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愈发注重“仪”,即外在的条条框框,而忘记了“义”,即礼最初实行的崇高目的。在理解了“克己复礼”这个词语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克己复礼对于仁的两层意思。
第一,让我们自己担当起生命的本质,作为仁爱精神的主体:人,来呼唤礼的回归,为礼注入仁爱精神,以此找到礼的精神内核。第二,通过礼的情感教化与礼的氛围熏陶,从一系列的道德实践中达到仁的境界。这便是克己复礼中,仁与礼的相互关系。由此也可知晓克己复礼对于仁的实现是一条无比重要的途径。
再说到第二个修养:忠恕之道。说到“忠恕”,第一个蹦出脑海的就是那一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这种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十分难得的。孔子曾评价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其中的“不迁怒”就是“恕道”的重要体现。结合最近学习到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现在的人们也会无意识地产生情感的投射(Projection),比如在生气的时候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无可控制的愤怒的状态。所以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只有颜回这样的贤人可以不迁怒,恕看似简单,但却不易做到。那么说到“忠”,肯定不是上对下,君对臣这么简单。它强调的是人的诚敬之心,“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的这种状态。在最平常的场合中,都有最大的恭敬之心。可见“忠”也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
其实除了这些,仁与其他的儒家命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只是挑出了让我感触颇深的几点与大家分享。所以说,仁是什么?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你领悟到的,能从此践行的,便是你所拥有的仁了。肯能不尽完整,但若能领悟到些许,足矣。作者:January沛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