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自己了么?
终于看完了《皮囊》。为什么说是“终于”?因为我第一次在书店见到它的时候,它就像一个冒犯的不速之客,蛮横地闯入了我的生活,并且在我的生活中经常有意无意地冒出头来,可能在购物网站上,可能在书店的推荐书目栏上。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一言不发,但每当目光与它交接,我总要把它取下,认真端详一番。这便是我与《皮囊》的故事了。
翻完电子书的最后一页,心里突然多了一个声音,它在反问我:“你‘看见’自己了么?”我需要怎么“看见”自己?回想不用写议论文的小学初中,我的作文的主题几乎就只有一个——“自己”。是的,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围绕着我自己,是真实的、是回想起来还带着余温的。每当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搜寻记忆中有关联的事件,让“自己”走进我的作文,去切割、组合自己,最终的文章凝固了血和肉,最后展示在众人面前的作品,都是“被宰割”的自我。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一个活生生的“我”,变成了笔下的人物,我以“我”口述“我”事。那时候的自己,是透彻的。但高中的学业压力和反复练习的议论文将“自己”慢慢挤出了我的世界,我的一切感受,一切回忆成为了多余,即使现在已经从高中的压抑中逃离出来,我仍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被边缘化的“自己”。
蔡崇达在书里写过一句类似这样的话:“这本书可以当成小说看,也可以当作传记看。”他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记忆写成了书,呈现在大家面前。无疑,这种自我剖析是残酷的,其中的撕心裂肺足以让一个成年人崩溃数百次,这是血淋淋的伤口啊。但为了看清楚一些事情,认清楚一些人,这样做非常有必要,这样的撕扯,才不愧人间走一趟。
我看见自己了么?我未曾知晓是否,但模糊之中,我觉得,继续走下去,迷雾终会散去。这是逃避吗?我觉得是的,但也许在未来,能找到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