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读后感2000字

《鸽子》:秩序、堡垒与自由!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位很不一样的作家,思维理念、风格与众不同,一种强烈的自信或是骄傲从字里行间无形流露,从《鸽子》代序中对译者所提的5个“传统式”问题的“非传统式”回答就可见一斑。

《鸽子》主人公约纳丹是一家银行的保安,他“不喜欢动荡,讨厌那些打破内心平衡、扰乱外界生活秩序的事件”,根深蒂固地遵守着上班、下班、再上班的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生活,安心在所谓严谨的秩序、近乎呆板机械的工作生活所铸就的堡垒中生活,被岁月推动着慢慢滑行。这一滑,就是三十多年。

在他五十多岁的这天清晨,一只无意中停留在门口的鸽子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井井有条”的人生被“一团鸽屎和一根线毛”打败。坚硬的生活堡垒被攻破,沉静的内心世界被攻占,原本一帆风顺的生活变得处处危机四伏,在退回房间的那一刻,他甚至想到了活不过今天。

与其说是对鸽子的“反抗”,还不如说是“逃避”,约纳丹草草收拾了衣物,离开了租住了三十年的蜗居,住进了另一家旅店最便宜的一个房间。

《鸽子》书籍.jpg

一个上年他都心神不宁、惶恐不安,以至于银行总裁的豪华轿车出来时他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准时地去打开铁栅栏,而是在司机按了好几声喇叭之后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扑”了过去。在开门的那瞬间,他毫不迟疑地感到了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在这个可怜的中午,他又邂逅了三十年前遇到的那个流浪汉。他正吃着沙丁鱼,咬着面包,喝着白葡萄酒,生活的惬意让约纳丹感到不可思议。三十年前他就“涌起一股忿念不平的羡慕之情”,虽然这种羡慕在无意中看到这个流浪汉在大街上当众大便而荡然无存,并且加坚定了干好保安这份工作的信心信念。虽然工作单一,薪水很低,休假很少,但它可以使他“不落得在公开场合露出屁股”,这就是工作的意义,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意义吗?人的自由的本质,不就在于拥有一个楼道公厕吗?而他,则拥有一个房间!在这里,他被自由包围,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

但是,就在这个清晨,自由和满足的圣地被一只莫名其妙的鸽子侵占。那一刻,他失去了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自由。还不够,破了一个洞的裤子,读后感www.simayi.net让他彻底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个下午,约纳丹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以至于他为了裤子上的一个窟窿竟在头脑里将整个世界变成一片瓦砾和灰烬。仇恨过后,悲观失望又将他淹没。在小旅馆的房间里,他感到生命瞬间走到了尽头。而这一切的缘由,不过是一只误入公寓的鸽子。

一场酝酿已久、又似突如其来的大雨,带着约纳丹穿越时光,淹没在儿时的回忆。被关在地窖里的那种孤苦无助与绝望再次浮现,时至今日的浑浑噩噩何其相似!在地窖里他曾呐喊谁能拯救他,这个无情的雨夜,重新唤醒他对寻求帮助的极度渴望与祈求“没有其他人,我就无法生活啊!”

雨停之后,在晨曦中,他拎着鞋子,像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踩着水坑,在享受着一种无限的重新获得的自由中,回到最初的寓所。那里,鸽子不见了,地板上的鸽屎也被擦掉,瓷砖上再也没有一根小绒毛在瑟瑟颤动。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一位心理洞察的高手,也是一个细节刻画的大家:出门时与看门女人打招呼,上班时为总裁车辆开门,返回将遗忘在公园长椅上的牛奶盒扔回垃圾桶,午休间给裤子补洞,等等。一系列琐碎的小事描写得细致入微,一丝丝情感的波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各种矛盾、纠结、咒怨、冲动、仇视、懊恼、羞愧的心理变化,让约纳丹离群索居、社交恐惧的典型性格跃然纸上,并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品味中达到更高层次的文本认同。这样的生活习惯,塑造这样的人物性格,无疑是必然的。

作品以心理刻画见长,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活动的枯燥表述。从清晨出门上班,午餐,找旅馆,补裤子,雨夜,再到回原来的公寓,一整天的行动轨迹,有情节有细节,有白描有渲染,有旁观有独白,叙述娓娓道来,心理一波三折,寻找自我水到渠成,艺术性、启发性、可读性兼而有之。

跟随约纳丹的步伐阅读作品、走进作品,无疑会让你深入思考秩序与自由的真正含义:人,生而渴望自由。自由既束缚在既定的秩序规则范围内,又时时涌现出一股突破秩序的冲动。法的权威不容挑战,内心的自由却可随意畅游。追求形式的自由,依然摆脱不了秩序的枷锁,唯有内心的解放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自我救赎。作者:枫叶无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