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2000字

这本书英文名叫Educated,中文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翻译的太有美感了。后来得知这一句来自圣经诗篇。可以说相当贴切,因为作者成长于一个信奉摩门教的家庭,而由于父亲对学校和政府的不信任,她从小就没有上学,后来经过自学,进入大学学习,并最终在哈佛大学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完成了自我的觉醒和救赎。还有塔拉从小成长的巴克峰一直在她心中是一个象征,而“飞往你的山”则意味着她要找寻新的心灵家园。所以选用这一句简直是神来之笔,足见翻译者的功力。

我们常说信仰是人的救赎,但从这本书来看,对信仰偏执的解读则是对人的诅咒。塔拉的家庭环境可谓很糟糕,父亲是个偏执狂,经常陷入自己的妄想中,他认为自己会亲历世界的毁灭,所以一直命令全家为这一天做的准备。作为家庭绝对的权威,他不让自己的几个孩子上学,也同样不喜欢孩子们在家里读书,而是命令他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在自己经营的废料场帮忙。他做事不顾后果,经常让家人和自己陷入危险的各种事故中。他以自己偏执的宗教信条绑架自己的家人,让他们屈服于自己。母亲,深受父亲的影响,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那些伤害。哥哥肖恩有暴力倾向,经常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塔拉。其他的几个哥哥姐姐也都在父亲的淫威下艰难的成长着。由于孩子们都不去学校,他们的世界是相对封闭的,而父亲又把自己的妄想包裹上宗教的正义外衣,就更加让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就有很多的扭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籍.jpg

其实让我思考的是,在这种很极端的环境中,在美国一个闭塞的山峰上,塔拉还是能有办法自我教育的,她最开始从跟哥哥泰勒听音乐出发,教导自己对美的认识。之后她还有机会去教堂唱诗班唱歌,可以在当地剧团做主唱,还能靠给一家人当保姆来换取让她学钢琴的机会,这一切都是无比幸运的。甚至之后只要通过准备一项考试,她就能不需要高中文凭的条件下,直接进入大学课堂学习。

一个小孩本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一件可能在成人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会对他们日后的选择有着深重影响。一个孩子需要怎么样的引导,教育,爱与保护。读后感www.simayi.net塔拉在文中写道“我的羞耻感源自我有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我的羞耻感源自我被哥哥打躺倒在地上的那些时刻,源自知道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那一刻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为什么塔拉作为这些事件的受害者会产生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有一点类似于房思琪被老师性侵后,她首先开口说对不起。我没有找到让自己很信服的答案,我只能猜测,在这些被伤害的过程中,女性的自尊受到了践踏和凌辱,而女性的直接反应是那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自己不够好,所以她们羞愧,自责。我想对于塔拉来说,这还不仅仅是一种羞耻感,这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最根本的认知。她获得的爱或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如何被对待的,会直接决定她认为自己配和什么人交往,认为自己配过什么样的生活,认为自己配不配被珍视。那大概是一种底气吧。让我想起了电影壁花少年里的一句台词:我们只接受我们认为自己配得上的爱。

把自己书写出来,尤其是自己最深的痛苦书写出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尤其是这部小说又涉及到对宗教的局限性的某种探讨。塔拉的这本书是一本自传,而她今年只有34岁。这么年轻就书写自传,把那些身边的家人朋友以自己的视角书写出来,需要面对的压力我想是很大的。但我相信那些她曾有的痛苦,迷惘会在书写的过程中慢慢变淡,那些曾有的叩问会在书写的过程中自己展现出答案。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近几年不断的被探讨,我曾经在网上看有人很轻描淡写的对受了原生家庭伤害的人说“离开就好了啊”。其实读了塔拉的故事,我渐渐发现那需要怎么样的决心。即使在书的最后她和父母基本断绝了联系,但那种内心的空洞感一直折磨着塔拉。那是她的父母,即使他们曾伤害过她,他们也同样深爱过她,父母的身份是没人能取代的。没有他们的祝福,我想她缺少的大概是没有那种没人再能无条件的爱我的底气。父母的存在大概对她来讲,有点像那座记忆中的巴克峰,是她一部分灵魂的归属。所以来自父母的爱该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而那种爱究竟构成了我们人格中的什么成分?

在塔拉的家庭里,三个孩子离开了那座山峰,都是依靠教育,四个孩子留在了父母身边,他们高中都没有毕业。教育的确是冲破牢笼的很重要的一环。不过如何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找寻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塔拉说的“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