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先生的《务虚笔记》,我看得不是特别懂,但是很喜欢。其中的很多句子,是我想过,但是没能准确表达出来过的。
比如:“如果我当时推开的不是左边这扇门,而是右边这扇门,那门里会有什么呢?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又将走上什么路呢?”这段话。这段话在文中反复被人物使用,诗人L问过,WR问过,文中的“我”也问过。有人说,这本书是史铁生先生的半自传小说。我在想,这肯定也是史铁生先生曾经想得最多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应该是什么样呢?
在内心追问的何止是他,我也总是问自己: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将会是怎样。闺蜜聚会,各自吐槽老公完毕,然后每人都说:我真不知道当时怎么会选他,是不是脑壳有包。当我把这句女生常说的话转述给自称是我男闺蜜的人,他一阵冷笑:你们这些女人不过是想自己心理成熟,但是容貌依然年轻而已。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相信这选择不会偏到哪里去。
想想也是,正是因为那一刻,你的思维,你的见识,决定了你推开的就是左边的门,而不是右边的门,这是属于主观能动。当然也有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比如疾病,逼着你只能打开左边的门,而不是右边的门。感觉有些绕。但是,怎么样才能不这样绕呢?方法是有的,那就是不去想这个问题,一切往前看。
这句话吐出很容易,做到又是何其难!下午,去爬山。心中计划好了路线,可是偏偏在岔路口的时候选择错了。中途也有过质疑,也找人问路了,但是我们没有纠正。因为,回答我们问题的人不断地告诉我们:“我们这里也很美!你上来看看就知道了。”确实还可以,山坳里头的樱桃花开得热烈,地膜上的草莓已经开始孕育。可是,我计划的那条路应该更美吧!心中一个声音不停地说着。
推开了左边的门,还会不断想着右边的门,那只能说明左边门内的风景不那么如人意。但是,基于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你不想去改变。或者,像爬山一样,有人在前面诱惑你:来吧!这里很美!
想改变,却又懒得改变。于是,选择问问自己麻痹一下。哈哈,有没有同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