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序曲》读后感2000字!
关于本书的科幻内核!
看短评,有读者认为本书有许多作者在玩设定,走科幻设定的捷径,并对本书科幻内核提出了质疑,当然涉及文学作品的“内核”的问题都是见仁见智,不过我想本书的科幻内核,抛开一些作者的文学领域和故事本事的发表背景,直接从书中故事的内容上来说,还是有迹可循的。
本书中的许多短篇的作者确实把科幻设定当做捷径在用。可是,反问一句,科幻写作为何不能把科幻设定当捷径用呢?举例说,《第三日光明》,若是初读,概读,可能会感慨这是一个借用了科幻设定的魔法故事。但细读,还是科幻的东西占据着内核。故事开头,蝴蝶人,恶魔,二维生物,魔口,肉身城堡,似乎都是魔法传说中才有的。但随着内容的演化,读者尽可抽丝剥茧,发掘出科幻内核。其实故事的内核是后人类文明与多元宇宙,那些稀奇古怪的生物也是人类在探索多元宇宙中遇到的外世界怪客,恶魔口中的“星系”即指代了独立的多元宇宙,而故事里的恶魔很可能是一种泛维度生物。作者直接将读者的视野设定在了人类文明突破多元宇宙的次元壁的文明阶段,而没有写什么西元xxx年人类发明了xxx,xxx时代开启,难道就不是科幻了吗?《米利巴之水》,想必也会有读者吐槽不是科幻而是某种克苏鲁魔幻故事。
诚然,这一短篇从开篇的视野上就给读者制造了一定的世界观障碍,将整个未来宇宙设定为类似于多级甲板的有限空间,将生命等价于一种宇宙的自主意志。可是,没有星辰大海的小说就算不上探索宇宙观的科幻小说吗?更何况《米利巴之水》中这样的宇宙的存在性与现实的物理理论并不相违背。让我再猜猜,读者可能会觉得不是科幻的作品还有《面包与炸弹》,许多人可能会觉得,一篇没有任何技术预言,读后感www.simayi.net没有完整的世界观构建,没有纪元,没有大事纪似的背景交代,或者直接说,没有常规科幻小说应该有的几乎所有因素的故事,而且是短篇故事,到底能不能定性为科幻小说?当然,还是见仁见智。不过我独自以为是可以的,只要故事的内核是在讨论人类作为一种生命可能如何存在于世,去揭示人类在宇宙间的渺小,亦去体察人类也具有神性与魔性,简单来说,对人类命运的议题具有哲学意义的探讨,并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空灵感(说法欠缺准确,但我想不出比“空灵感”更恰当的词语)的故事,都可以视为科幻作品。而空灵感,就好比许多读者读刘慈欣的《思想者》时,在最后结尾,领会到宇宙的各个星系其实是星体神经元,而宇宙本身是一个具有感知与思维能力的思想者时那一瞬间阅读带来的震撼感与领悟感。从这个意义来说,我想《未来的序曲》遴选的短篇,几乎每篇都在最后结尾处作了主题升华,能刺激读者的无味,言下之意,会在瞬间给予读者一种空灵感,会激发读者对自身作为一个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求索,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有所哲思。我想即便是有的故事像许多读者所说的那样设定狗血,可读性差点,但其内核是值得推敲的。
讲点跑题的,《尤利西斯》被评为为意识流小说的文学里程碑是考量在阅读快感与可读性吗?或者考量在对类型小说的固化与瞄准吗?错!许多评论家都认为,《尤利西斯》的宝贵文学价值说白了就是直接的反映了人物的意识整体与意识活动,再说白一点,读者从意识流动的角度去看待《尤利西斯》会推敲出巨量的信息,简言之它是有哲思意味的,值得推敲。当然直接从可读性去评价一本书,也是有必要的,否则这世界上的作者都去写晦涩难懂的作品,那就打击了读书者的积极性。所以总的来说,《未来的序曲》绝对是一本优秀的科幻选集,内核是科幻的,但有的故事对读者不那么友好,设定直来直去,但主题都是有升华的,不空洞,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玩科幻设定。我举例说明什么是玩科幻设定,像《上海堡垒》(我指的电影)这种,以科幻设定来达成与科幻完全不沾边的创作目的的作品才是玩科幻设定好吧。
科幻本身就是容许天马行空的,即便我说地球其实是一颗铁妈妈生的铁蛋,再过几十亿年的地心冷却其实是蛋变质了,若你是从科幻的角度去探索,你也尽可以对我的胡诌推敲三分。对没错,你要是觉得我的说法不合理,我也可以告诉你这是在编号为galaxy-666的平行宇宙发生的事情,不接受反驳。为什么我可以这么做呢,因为多元宇宙的理论本来就允许会生铁蛋的铁妈妈有存在的可能性。只是想说,即便设定狗血,但内核经得起推敲,故事背后探讨了人类命运大议题,完事儿了还有一级主题升华,那就不违背科幻的求知,求真,求解的精神。作者:l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