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游戏》读后感1500字

《寂寞的游戏》读后感1500字!

作者:深圳跋涉者

台湾诸多作家是冷色调的,阴郁、冰凉,象最早接触的李昂小说《杀夫》,读起来有种窒息感。

人生是场悲剧,这话叔本华说过。因为生命终將走向死亡。好在叔本华还讲过,人生犹如绕行炭火铺就的路,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只能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而读起冷面笑匠袁哲生的书《寂寞的游戏》,人生简直连中间那点炭火的热都沒有了,只剩下:

冰堆!

路上飘着雪花,走着走着少年的朋友走远了,夫妻走散了,兄弟走淡了,母子走疏了,父子走开了,而作者呢,39岁时,他把自己也走丟了。

象压轴短篇巜寂寞的游戏》,一打开袁哲生先生就亮明自己观点:

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

经历过社会风雨的人都懂得这是萌生怯懦心态时的肺腑之言。贫困、疾病、失业、生死,哪一件不令人困惑?哪一个人初始面对这些时不惊惶失措,急欲寻觅一处安全岛躲起来,甚至回归母体?躲进娘肚子。从这个想法来看,作者始终沒能走岀自己婴幼儿时期,犹如卡夫卡一样:世界于我就是道道障碍!

一、击不穿,打不破,总是沉浸在捉摸不定的儿时回忆与对当下成人境遇的悲凉中。

小说中所述少年捉迷藏时玩伴直愣愣的盯着我的背后,一动也不动,令人不寒而栗。沒有表情,眼球空洞。这不是死神般可怕吗?

而在小说集中间,回到成人社会。元霄节,夫妻两做了铁罐灯笼,去寻觅一群孩子,点完所有焟烛,都沒找到。那天晚上,一直未曾怀孕的妻子失眠了,她提议夫妻各写下一句最想告诉彼此的话,放在玻璃罐里,埋在土中,二十年后才可以挖岀来。他自己留了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七年后妻子死了,他挖开一看,妻子的心愿纸已拿走,只剩下自己那张白纸。肯定是妻子偷看了丈夫什么都沒写,大失所望之下,抽走了自己的信,而那时妻子已经离他远去。

哀莫大于心死!世态炎凉,喜怒均无,这人生的确有些寒冷诡异了。小说结尾一篇,夫妻离异,父子分开。人到中年的男人一手捏着佛珠,一手提着儿子遗落的金鱼。想象着远处漆黑的夜空底下,那一道优美起伏的棱线、那静穆而哀伤的山脊,总是令他想到母亲。

伴随火车运行的声响,金鱼翻了肚皮死了,主人公浅浅地入睡了。这部小说透露岀浓浓的凉意,就象一个已经生无可恋的人在落日黄昏下对自己系列情缘进行一一的感悟、伤逝,看破虚空香色界,最终,纵身一跃,跳入另一个空间。

二、回到生命的意义上来说,人生真谛有么?人性何谓充实与寂寞?

张大春曾笑问袁哲生:如果不满意,为什么写那么多呢?几个月后,传来噩耗。难道是作者因为难以突破写作极限而自戕还是缘于对生命意义的强烈探索与现实的盲目之间碰撞产生的焦灼令作者选择以死亡终结这一切,来永久的躲藏起来?答案仍然是个谜。

每个人內心渴望那种充实的幸福感,成功的欢欣,精神的愉悦,是种丰盈的感受。寂寞在生存状态即落落寡合,形只孤影;读后感www.simayi.net在心灵状态却是百无聊赖,浸入一种沉重的苦涩中。它或来自空虚,或源自超脱,已爬上峰顶了,若再向前张开双臂,就是跌落悬崖了。

三、袁哲生之死

关系寂寞,思想寂寞,该生命寂寞了。2004年4月5日,台北一棵树上,常常以非成熟眼光,审视成人世界的无常、社会的虚幻以及人际关系的疏远的袁哲生,就这么冰冷的挂着。

疑似抑郁症患者,人生是否要执著?少年时期骑在马上,天一样的飞翔到中年阶段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光怪陆离的社会令人不由自主的沉浮起落。

有谁能以永恒之心面对这无常变幻?作者简介:深圳跋涉者,襄阳人氏,定居深圳。多年行銷经历,擅长项目攻关与品牌营销。走遍东西南北,阅尽风土人情上。曾在《长江日报》《中国经营报》发表多篇文章,为多家门戶网络专栏作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