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500字
《许三观卖血记》写的很真实,和《活着》一样,都反映了大跃进、文革时期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不过《许三观卖血记》给人看到更多的是希望,因为最后结局是美好的,而《活着》结局未免悲伤。
《许三观卖血记》里有一些感人的情节,首先看到许玉兰被人批斗成妓女,只有许三观一个人真正爱护她,为她送饭,替她在孩子面前说理,为她辩护,就觉得很感动。第二次是看到最后许三观一个人在街上边走边哭,问之原因时说是想吃炒猪肝,喝两碗黄酒,主要是因为被人说自己的血没人要了,只有粉刷匠要,而三个儿子看到都觉得父亲丢脸,只有许玉兰真正关心许三观,她将儿子说了一通,把父亲对他们的付出列举出来,然后自己带着许三观去饭店吃了炒猪肝,喝了黄酒。这里能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在这里看到儿子的反应也多少有些感慨,我们都太过把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不断的无私的付出我们渐渐习以为常。他人的滴水之恩我们都会涌泉相报,但最该我们回报的父母之恩我们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回报,反而自私的认为这是父母的本职。
总之这本书让我感谢现代社会没有当时那种物质上的艰难和动乱;也让我看到夫妻之间美好的爱;同时让我反思了对父母应更加关怀,学会感恩。
2、《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500字
一直都很敬畏一句话:“可能吗,我,雅可布——阿尔曼苏尔的一个臣民,会像玫瑰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死去?”
对于生死之类伟大的话题,我们如同蝼蚁窥视九尺垒塔,一叶蔽目。
如果一句话总结余华的《活着》那就是—人是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放下《活着》,我心中的石头并未落下,带着些许如同小时候做了坏事的快感,拿起了《许三观卖血记》,同是余华笔下的书,愿自己可以获得憧憬和感觉。
许三观是丝厂送茧工,回家看爷爷知道了在村里面年轻人都以卖血为荣,第一次卖血得到三十五块钱的许三观有娶媳妇的念头,读后感www.simayi.net毕竟老婆儿子热炕头才是追求的最高境界,后来许三观娶了许玉兰。男人卖血才能娶到媳妇,身体败掉了会遭退婚,这个时代在我们听起来多么荒唐,可见在当时封建观念根深蒂固,而又没有人打破这个牢笼。
可他后来的卖血就完全是为了求生,为了妻儿的生活,为了儿子的前途,只有最后一次,他是想为了自己卖一次血,可就这一次,他的尊严被践踏,他就像蝼蚁,无可奈何的悲叹。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新血头狐假虎威的嘲讽。他就像是旧社会的残酷制度镇压着无辜百姓,压迫着底层人民。
其实,死亡就像是严寒的黑夜,而生命是闷热的白天。
余华在序言里讲明这本书写的是平等。可有时候平等到了极致,就是伟大。有时候,平等就像是那三盘猪肝,但伟大的却是迟迟不动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