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变成猫》读后感2000字

《公主变成猫》读后感2000字!

用心理学重新诠释童话,发现隐藏的心理和文化含义。

童话是每一个人接触文学的开始。即使很多人没有读过完整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但是也能说上几个著名的童话经典: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小红帽……

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巴比伦河埃及就已经出现了童话故事,公元前二千年诞生了印度和中国最早的童话故事,接着有了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童话故事。”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前,童话、语言故事不仅讲给孩子们听,也将给大人们听。

如果我们抛掉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蓝胡子等,这些外表迥异的故事外衣,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故事原型是与现代生活共通的,童话所反映的不是发生在意识层面,而是潜意识之内的历程,是具有某种内在普遍性的无意识心理表达。毎当我们讲起童话故事,彷佛就走进一个意识之外、潜藏着无数可能的领域。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童话是集体无意识中最原初的结构。世界上的童话、寓言和神话有很多相同点,还发现故事中呈现的形象与患者讲述的梦境及胡思乱想的内容有共通点,之后,他提出将人的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它们具有共通性和普遍性。它们可以开启一扇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之门,重拾自身创造象征的能力,以便与自己内在无意识、那个很久之前的世界再度相遇。

《公主变成猫》就是由一则童话故事展开话题。这是冯·法兰兹以荣格观点解读童话最浅显、详尽的范例。冯·法兰兹博士是公认的、杰出的荣格心理学继承者,更是童话心理解读的代表人物。她一生致力于发展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跟随荣格所学习到的概念与方法运用于童话分析中。

《公主变成猫》中作者以其特有的博学与直白的幽默,通过“猫”这个充满原型象征意义的古老童话,解说童话故事中隐藏的心理与文化含义,发现文化中阴性、黑暗、幽微的一面,指出男性和女性存彼此依存、对抗和激发的永恒关系,带领读者以荣格心理学的观点全新解读童话及神话。

在罗马尼亚传说着这样一个童话。很久,很久以前,长期不孕的皇后无意间吃下金苹果,才发现已有身孕。不料金苹果的主人是神的母亲,皇后因偷吃苹果而亵渎神规,害得所孕育的女儿受到诅咒,将在十七岁时变成猫。时间一到,公主果然变成了猫,遁入幽暗森林中……

另一国的老国王派出自己的三个儿子外出历险,增长见识,最憨直的小王子遇上猫公主,和猫公主坠入爱河。最终在他们两人的爱与合作中,猫公主恢复人形。当猫公主被王子带回王国后,老国王觊觎猫公主的姿色,在猫公主的帮助下,王子战胜了老国王,取得王位,从此两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美国科幻小说之父的罗伯特·海因莱因有过一句名言:女人和猫随心所欲,男人和狗要放轻松并接受这一点。女人的性器官(vagina)也被称作猫(pussy),两个女人的争吵也被叫做猫的争斗(catfight)。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就开始崇拜象征生育、母性、家庭的猫神巴斯特,巴斯特被描绘成猫头人身的女人,能够对抗邪灵,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巴斯特也被称为“伊希斯的灵魂”,伊希斯在古埃及被视为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女神。

童话故事以象征、隐喻的语言表达出人类在千百年来长久积累和沉淀的生活经验,人们在阅读童话以及以童话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体验到,我们个人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共同的问题

世界各地流传着很多情节相似的童话和寓言故事,这其中有传播的因素,但不同地方独立存在相似故事的事实却也是大家知晓的。读后感www.simayi.net远到开天辟地、太阳神的寓言,再到英雄与恶魔的战斗、继母的恶行、公主沉睡被王子唤醒等等。从心理学的象征意涵看,都是在讲人在实现“自性”的过程中,会经历什么样的体验和重要时刻。

人在经历不同的死亡和重生中成长,我们的心灵一直在感受自己的不同面向,它们从对立到和谐,很难一蹴而就。这个故事里面的“猫”不仅仅代表的是女性个体,它其实代表的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自身潜意识中的阴性一面,而阴阳能量的和谐互动才能让人自性圆满。需要我们有意识整合内在的阴阳能量,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对任何能量的误用都会导致心灵失衡,而童话和寓言中的负面女性角色,便是当我们的阴性能量被负面表达时,展现出来的种种行为。

就像《公主变成猫》书中扉页里介绍的那样:你可以读遍心理学,但之后你只必须以一件事为重:故事的蕴意是什么?在我的想法之外,它还说了什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