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读后感1000字!
16年,《北京折叠》击败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但是在中国被禁了。
抱着这样的好奇,我看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就明白,它怪不得会被禁。
其实,与其说《北京折叠》是一部科幻小说,还不如说除了“空间折叠”这个因素外,它就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
因为人口负荷,大环境无法支撑那么多人的生存,于是有了空间的划分。只有500万人口的第一空间,拥有24小时的活动时间,只需要上半天班就可拿到约40万的月薪;有2500万人口的第二空间,有16小时的活动时间,月薪10万;而有5000万人口的第三空间,只有8小时活动时间,每天上班6小时月薪只有1万,而且第三空间大部分的工作是垃圾清理工,专门处理和回收一、二空间的垃圾。
这种充满了讽刺意味的略带政治意味的小说是不会被允许发行的。
但小说也血淋淋地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在智能时代来临的今天,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工作的今天,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冷酷的大时代必将到来的趋势,社会阶层的划分与界限也会越来越明显,而每个阶层只有顶尖或者说有用的人才才能突破阶层进行上一个等级的社会。那么,在新时代下,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有用的人呢?
内涵方面就不过多叙述,分析这篇文章的人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可以从写法上再来看看这篇文章。
我个人觉得这篇文章的写法太过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惊喜的地方。尤其是处理老刀故事的时候,我多期待能有个高潮部分刺激一下,可是结局仍然是平平安安地回到了第三空间。你说故事发生了吧,它发生了。但你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有什么意义?感觉又看不到意义。
可能就是所谓的悲剧一开始就注定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同理的,底层的人类也拧不过大环境的改变。我并不是说让这篇文章显得“政治正确”,但是没办法给这篇文章分类。
你说它是科幻小说吧,它只有一个“空间折叠”的设定。你把这个背景抽掉,它可以是个纪实小说,可以是个反乌托邦小说,可以是个讽刺小说。
这种含混不清,就感觉像是在耍赖。觉得它好的人可以觉得它非常好,觉得它不好的人也可以觉得它很不好。
而且一开始出现的彭蠡,真的就是开头出现了一下,再无踪迹。后面出现的秦天、吴闻都有对应的部分出现,可一开始我本以为是个有用角色的彭蠡就真的只是为了多影射一种人物类型才出现的。
讽刺社会阶层的小说有很多,莫泊桑、欧亨利都写过很多,刘慈欣的《三体》里也有对于政治的描写,《北京折叠》出彩的地方其实就在于一个科幻背景,但是这篇科幻很不像科幻,郝景芳其他任何一篇都比这篇写的更加科幻。
仅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