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利茨》读后感1000字

《奥斯特利茨》读后感1000字!

自鲍德里亚于1991年发表了【海湾战争从未发生】后,后现代主义便因为对这篇文章的普遍误读而臭名昭著。当真实和虚构的界限被打破而变得模糊后,这是否代表了我们对历史,死亡和痛苦的熟视无睹。正如公众普遍的质疑那样:如果怀疑海湾战争的真实性,那么是否也要怀疑大屠杀的真实性?

【奥斯特利茨】完成于2001年,几乎所有人在看到书名时都很容易发现本书的主题——那个和奥斯特利茨极其相似的名字——奥斯维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大屠杀的主题便始终在西方文学的头上盘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普里莫·莱维。在他最著名的那本书【被拯救与被淹没的】之中有一段吊诡的话:能够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全部恐怖行为作证的人恰恰是那些永远不能作证的人,因为他们正是那些被毁灭,被溺死和被杀死的人。而身为犹太人后裔的主人公奥斯特利茨一直寻找的双亲正是这种人,他们是缺失的证据,永远没办法找到他们,所有的记忆都是模糊的。

【奥斯特利茨】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对于图片的运用,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开始变得有趣起来。读者知道讲述的历史背景是真的,但这些与筛出的图片毫无关联。我们知道这些图片是真的,但故事又是虚构的。真实和虚构开始模糊。小说直指后现代的核心问题:如果真实和拟象间已无差别可言,大屠杀又算什么?这个问题如同幽灵一样笼罩着整部小说,主人公因此而备受折磨。

小说以我遇见奥斯特利茨的初级叙事为始,在此他详细描述了【要塞】这一建筑物的吊诡之处,一个建筑了便注定要拆除的产物。(二战之后战争无用论成为文学作品主流)。当我第二次在希望咖啡馆(实际上奥斯特利茨最后的希望其实是破灭的)遇见奥斯特利茨开始展开了次级叙事:奥斯特利茨的寻找身份之旅。

小说不分篇章,充斥着大量的长句,甚至分段也不多,完全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漫长的形式背后则是破碎的内容,小说充斥了大量的细节和知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奥斯特利茨的故事是零碎而散漫的。带动小说的不是具体的情节而是主人公的意识,小说随处可见这种意识流的写法。这连续和破碎的龃龉让我们沉浸在这种对身份追寻的痛苦之中,同时,小说中随处可见“奥斯特利茨说”的字样,作者让这句话如幽灵一样不时出现在读者眼前,不停的提醒我们叙述者的存在从而产生置身事外的疏离感。

小说在后段讨论了电影的真实性问题,当主人公把作为纳粹善待犹太人的宣传片放慢速度观看时,所有人的疲惫立刻显露无疑,连欢快的配乐都变得可笑与疲惫。电影本身就是个24帧的骗局,拍电影的人所选取的更未必是真实,然而真实永远可以有办法穿破虚假的身躯将自己显露,也许真实永远无法完全的呈现,也许真实永远要和虚假一起混杂着呈现,但并不代表真实不存在,也并不代表大屠杀的幸存者们的痛苦不存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