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父爱如山,但有了女儿的父亲,往往容易变得柔情似水。
尤其当女儿这件贴心小棉袄逐渐长大,父亲常常患得患失,忧心怎么守护自己的小棉袄,怎么给她正确的人生指导,让她能够拥抱长久的幸福生活。
有这样一位父亲,以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手法,通过信件的形式,悄悄地记录下女儿成长的点滴,身体力行地传授着他的人生经验与处世哲学。这位父亲名叫柯继铭,一名70后历史学博士。当过大学老师,任职过公务员,现供职于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他2018年出版了《亲爱的丫头》,北大教授陈晓明曾这样评价,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生命经验”之书,拳拳之意,爱入骨髓。
两年后,他又写出了续集《亲爱的丫头2》,再次用温暖的文字,给我们展示了陪伴女儿成长的人生经历。本书以父亲的视角,女儿初中的成长时光和为人父母的所思所想被娓娓道来。以最感性的笔触和唠家常的叙事形式,分享了关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三个方面的人生经验。
01、关于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不断自我反思与完善
书中分享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经验和看法,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首先是,学会独立思考,这标志着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作者会有意识的与女儿谈论新话题,并鼓励女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评价。有一次,女儿评价一位朋友性格有点优柔寡断。作者好奇问她,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女儿说,朋友准备出门玩,如果选项很多,她就会非常难以取舍。作者对此很欣慰,抛开判断正确与否,她能够独立观察并主动思考做出判断,说明她有这个意识,以后有望成为一个富有主见的人。
这不禁让我感慨,在这个被网络侵蚀、人云亦云的时代,独立思考是一项多么宝贵的技能。人只有不断独立思考,才能获得成长与进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人。
其次是,不断自我反思与完善,才能取长补短
作者年轻时很不擅长社交,他把原因归咎为自己的成长背景,认为自己是小地方走出的读书人,生性敏感。但人到中年,随着知识面的拓展、阅历的扩充、经验的积累,作者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接待外宾也能开怀畅饮、侃侃而谈。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所谓不擅社交,纯粹是自身性格问题。
在我看来,作者从不善言谈到游刃有余的经历,充分说明了人如果只用狭隘的思考逻辑,就容易回避自己的短板,更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
能够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短板,通过学习补充、不断实践、自我反思与总结,就能够实现取长补短。
02、关于工作:尽早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不断修正并坚守
作者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从历史学博士留校当大学老师,到公务员,再到大集团的高管。因此他给女儿分享了关于职业规划的几点建议:
①尽早选择适合的职业方向
作者以自己同学老陶为例,老陶自知不善交际、做事不灵活,所以他毕业后只想教书做学问。大学毕业后,老陶读完本校的研究生就去杭州教书,之后读完博士,又回湖南老家教书。老陶这样的人虽然某些方面有短板,但是他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在大多人对于未来懵懵懂懂时,他始终有着清晰地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
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爱跳槽,虽然说鼓励多尝试,但如蝴蝶飞花般处处浅尝辄止却是不可取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家庭等现实原因,我们最终不得不妥协,进入被动选择的境地。所以尽早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抓住职业的主动选择权。
②通过自我实践,不断修正选择
找到了适合的职业方向,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主动选择的意识。但光有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适宜的方法去实践。社会越发展,职业发展趋势越细分。例如媒体行业,有纸媒、电视、广播、互联网、自媒体等。
每个分支下面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我们要做的就是先选定大方向进入,然后通过不断实践开始“求证”。
在求证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承担这份工作?是继续深耕还是更换轨道?最终你会越来越接近职业的真相,也越来越接近自己理想的职业。
03、关于生活:不求非凡但求平凡,珍惜当下最平常的幸福
作者在书中告诫女儿凡事要量力而为,不要年轻时用力过猛,用健康换成就,等人到中年却用身体来偿还。正因为作者身边发生过这样的案例,读后感www.simayi.net他的朋友年轻时太拼,年过四十就英年早逝。由于自身的经验,作者对于女儿未来的人生期盼,也不同于一般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态,他认为人生越接近平常,越能拥抱幸福。就如他书中所说:“年轻人在审视生活上容易抱与赏析诗词相似的态度。向往绝美的生活,却忽略了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非凡的业绩伴随常人难以忍受的凄厉决绝。”
我想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美好的寄望与拳拳爱意,因为他知道金字塔顶端的非凡人物毕竟是凤毛麟角,且想要成为非凡人物,拥有绝美人生,必定要吃平常人难以忍受的苦。
而他不想女儿经历非凡而短暂的人生,只想她过平常而长久的幸福生活,只想让她脚踏实地的成为芸芸众生中幸福平凡的一员。凡事把握住尺度,接受自己是个平凡人,甘于过平常的生活,也是一种美妙人生。
读完全书,从作者这些质朴的言语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温情的父亲形象,更感受到温情背后满满的深沉爱意。作者从不端着父亲的架子,他把自己定位成女儿知心导师的角色,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以唠家常的形式缓缓道来。作者这样豁达、乐观、平和的父亲,他的育儿方式,是倡导是身体力行的影响子女。他告诉女儿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真正成熟。要知不足,保持求知欲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年轻时要多思考,尽早找到适合的职业方向,并不断实践、修正与坚守。凡事把握尺度,不过分透支身体,要量力而行。愿为人父母的我们,也能从书中吸取到有价值的人生经验,学会正确引导子女拥抱平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