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看言情积累下的经验使我本能地排斥桐华和匪我思存,不是她们写的书不好,而是太虐太揪心。明知是假的是编排的,还是骗足了我的眼泪,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自己选的书,哭着也要看完”吧。
本书文笔一般,故事情节一般,过多的巧合堆砌成了此书,只能说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拿捏真的很棒,棒到我原谅了青春伤痛文学的狗血。
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许都沉睡着一个罗琦琦,敏感又骄傲,小心翼翼的爱着、猜忌着,伤痕累累却又乐此不疲。经历时觉着自己已权衡利弊做出了最好的选择,可经年后再回首,才会惊觉当时的自己是何等偏执。
最最意难平的还是我的小波,张骏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嬉皮笑脸、勾肩搭背,唯独对罗琦琦,是小心小心再小心;而小波则是宁可得罪全世界,也要维护罗琦琦。喜欢关于小波的番外,欣喜又难过。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未经世事时读这些句子总身临其境地替故事中人痛着,可经历过才懂得痛者自痛,个中滋味却是不必言说。
相比之下,校园小说还是最爱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你好旧时光》、《最好的我们》都是我爱,《暗恋橘生淮南》次之。呀,又想看一遍了。
听闻,感性的人过不了柴米油盐,理性的人过不了风花雪月。愿你,愿我们,都能够一半烟火,一半诗意,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