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后感2000字

作者:小风

1948年,乔治·奥威尔写完了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1984》。那一年,整个世界尚处在动荡之中。欧洲刚经历了二战的炮火,百废待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帮助以色列获胜,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故乡。而在中国,解放战争胜利进行到了后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奠定的基础。

面对不太平的世界,乔治·奥威尔用一部《1984》,把自己对社会形态的思考,隐藏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中。小说里,世界经过不停的战争兼并,形成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超大国家。国家之间时而结盟,时而战争,始终维持着对峙的局面。主人公温斯顿生活在英社统治的大洋国,媒体报刊,舆论,军队都被英社党人控制。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使用党派发的物资饱腹,参加仇恨会,歌颂老大哥,阅读党派发的读物,还要受到自己孩子监视。历史被篡改,舆论被煽动,一切都是为了巩固英社的统治。温斯顿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渐渐的萌生了“异端”的想法。偷偷买旧书,躲着电屏记日记,寻找被隐藏掉的历史痕迹。到后来和同样叛逆的茱莉亚偷腥,以致于被思想警察奥勃良盯上,入狱7年,肉体和思想遭到非人的折磨,直到最后精神上已经完全屈服给了英社。可以说这部1984描绘的就是一个反抗社会的火种在现实的面前被残酷扑灭的故事。

《1984》想表达的核心,作者借由英社反叛者高斯坦恩的书进行了大篇幅的阐述,即“无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

无知即力量

英社是一个集权主义政党,权力不是在一个人手中,而在一个集体手中,这个权力集团的目标就是维持政党的控制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为此党必须永远正确,但事实上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正确的,因此党就必须要掌握让自己正确的能力。操纵一切能够记录过去和现在的媒介,不断篡改历史,割裂过去已发生的实事与现在的联系。但是党员是知道这种不同的,但是又必须认同,这就好像明知道是错的,却又能本能地相信是对的,这既是“双重思想”。事实上的矛盾,意识上却能接受,这种思考能力是党员的核心素质。

作者应该是用“双重思想”来讽刺极权主义,独裁主义政党对人的思想控制,资本主义世界广泛认为这就是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攻击。既然没有点名道姓,也没有必要对号入座。

自由即奴役

大洋国的所有人都活在思想警察的监控之下,一举一动都被用来判断某个人的思想上是不是有发展成异端的可能,表面上的行动自由却是无处不在地监视之下。读后感www.simayi.net一旦发现个体精神上有反抗党意志的异端思想,英社会用尽各种手段修正改在思想,以达到压制反抗思想出现的目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的自由都是虚假的自由,所有思想都是被统治阶级奴役的思想。《1984》里的思想控制,比现实世界历史上任何思想清洗运动都来得彻底,这种控制的方式剥夺人民的一切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权力。这里没有自由,只有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奴役。

战争即和平

《1984》的世界里,三个超级大国彼此战争,却都知道战争永远不会结束。战争是消耗过剩财富的手段,维持社会发展水平的手段,防止社会阶层分化。同时党员的精神状态受到战争氛围的影响,正如二战时期纳粹党一样。战争不以胜利为目标,战争也永远不会结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战胜对手,也不想去赢得战争,三个国家之间的人民彼此隔绝,维持自己国家内的统治权力。《1984》世界里的这种绝对的平衡在现实中没有可能达到,世界的历史始终是存在不平衡的,只要有不平衡,利益的天平就会倒向强者,强者掠夺弱者,社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但是作者似乎是想通过这种想象,去抗议那些号称未来会有人人平等,物质生活丰富理想世界的人。乌托邦是不存在的,即使世界按照绝妙的剧本发展,一部分人对权力的渴望也会让世界朝向另一种以维持权力永存的形态发展。

很多人评价《1984》是一部预言性质的书,特别是在几十年后的前苏联,的确可以找到《1984》的片段,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清洗运动,像极了大洋国实施的集权统治。这也难怪西方社会拿这本书作为讽刺苏联的精神武器。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一个作为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1984》就不会在天朝出现了。《1984》想象出了很多集权社会的现象,创造的新词汇,为后世解释政治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作为生活于几十年后的我们,我觉得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一个当前社会现象的参照物,一些国家的政体,社会问题,民主民生是不是有集权主义的影子?政党的统治是民主了还是集权了?给我们多了一个参照的角度,就是这本书的借鉴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