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集释》读后感800字

作者:寒鸦万点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诚非虚言,“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亦是事实。读庄经历,可为佐证。

读庄从高中时开始,第一本书是人文出版的《庄子选译》,但自“大木百围之窍穴”以下,诸多字不认识,虽有注音,仍然结巴,虽有注释,仍难会心。故《齐物论》尚未读完即已放弃。再读庄子已是十年之后。从《庄子今注今译》开始,先后读完了《庄子浅注》、《庄子译诂》、《庄子新注》,初步了解了庄子的大意。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陈书的武断、曹书的马列、杨书的句读、章书的平庸也真的是让我印象深刻。

直到读完《南华真经注疏》,才觉得对庄子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留意了之前忽视的,理解了之前不懂的,怀疑了之前肯定的,并且阅读该书的一大乐趣就是对比郭注成疏相左之处。成玄英虽为唐人,不过身为道士的他可不管儒家疏不破注那一套,明破则直言郭注之非,暗破比比皆是,稍加留心即可发现。《南华真经注疏》读完两遍之后,即开始读《庄子集释》。

《庄子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庄子音义》的全文,还摘引了王念孙、俞樾、郭嵩焘(即是该书中的“家世父”)的训诂考证,并附有自己的意见。郭注成疏主要在于对庄子义理的发挥,训诂非其所长。王念孙、俞樾的训诂考证创见迭出,对前人注释多有驳正,庄子难通之处得以豁然贯通,让人拍案叫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者以为该书是集大成之作,洵非虚誉。曾将该书的内容与已读过的今人注释本相参,今人注释本因为需考虑普及性、经济性,故注释者对异说往往语焉不详甚至绝口不提,而这样一来,读者则失去了自己对比异说、思辨异说的机会,这应该就是上述今人注释本未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庄子集释》虽然珠玉在前,不过据说《庄子校诠》后出转精,该书翻看过前言,王叔岷先生对郭庆藩引用他人之说而不注出处颇有微词,貌似也曾直斥郭书之非。所以下一步,阅读《庄子校诠》。

小筌、大筌其于得鱼一也,然筌小则不能得大鱼,读庄亦然。“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于经世亦远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