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后果》读后感1500字

作者:徐无鬼

之前草草翻过《社会的构成》,仔细阅读过的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后者与本书讨论的内容相似,包括现代性,全球化,高度现代性的机制(专家系统),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在大范围的影响与对个体的影响等。相比之下,本书的理论性更强,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例子和分析更多,并且在主题上,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更加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并最终将落脚点放在了“生活政治”(自我实现)之上。

首先他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断裂,因为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很快,其次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出现了这样的大变迁,第三是现代制度的特性,包括组织形式、城市、劳动雇佣等都与前现代时期不再相同。但在这里他也并没有否定现代与传统的联系,只是他更强调区别而不是继承性的相同点(孙志祥,2000:233)。“为什么生活在现代世界,犹如置身于朝向四方疾驰狂奔的不可驾驭的力量,而不是出于一辆被小心翼翼控制并熟练驾驶着的小车之中?”吉登斯详细阐述了这样几个构成其关于现代性的理论的关键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即时空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在第二部分之中,就详细分析了现代性的制度性因素。

全球化也与之相对应存在着四个维度,这几个维度都是文化全球化的现象,与印刷等传媒的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关系密切。

吉登斯并不认同国际关系研究者以及沃勒斯坦的观点,也就是将现代社会的转变归结为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制度性关系“资本主义”的观点,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转变在他看来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第三部分则涉及到个人生活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信任是这里十分重要的概念,吉登斯认同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提到的观点,认为人们之间的信任更多的是对共同原则、规则的信任,而非是前现代基于地缘、亲缘的共同体所产生的信任。专业知识与信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正规教育隐含着对技术知识的尊重的社会态度”,非专业人士对专业体系中维系信赖存在的知识运作的无知,更这种态度使得人们愿意选择信任专家,但同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怀疑。信任的对立面是存在性焦虑,这是一种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的状态。

第四部分则着重关注到个人,包括亲密关系与个人认同。在亲密关系方面有三种取向,一是与政治保守主义关联,认为“现代性的发展既粉碎了就有的‘连续性’形式,读后感www.simayi.net也损害了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关系”,另一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为现代性制度侵占了社会生活的大片领地。这两种观点都认为现代性的发展使得个人受到压制或者变得更加公共化,吉登斯认为,确实原有的“社区”瓦解了,但现代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个人通过与前现代不同意义上的信任,建立起“有距离”的社会关系。

进一步他讨论到现代性的风险与危险,一方面是风险客观分配的变化,包括高强度风险的全球化分布、人类知识对物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带来的风险,以及制度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等,另一方面是对于风险的经验或风险观念理解的改变。人们对于风险有乐观主义、实用主义、以及悲观主义的态度。在这一段的讨论中可以发现现代化是十分“可怕”的,但是抽象系统是不是“殖民化”了先于它们存在的“生活世界”呢?并不是,抽象系统与日常生活存在着辩证的相互作用,同时非专业知识人士作为行动的主体也不断地再使用者专家技术。同时,即使在这样一个抽象系统渗透到各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也并非知晓所有知识。

在第五部分,他则谈到如何驾驭“现代性”这一“猛兽”,可以认为,这是他为现代生活所提出的建议和展望,他认为社会运动在某些方面成为了通向未来的车轮(看到这莫名想起权游)。在第六部分之中,他则认为现代性是一个西方化的工程。总结来说在这个高度现代性的时期——制度化的怀疑精神(知识的循环)是这中现代性强化的重要表现和原因——同时导致了客观与主观的全球化——而这种现代性是指向未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