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史》读后感1000字

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只要是接受过过完整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一战,那是初中历史课本上必学的一个章节,其影响与历史意义在整个世界世界史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源于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的遇刺事件。同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自此爆发,不断地有新的国家及地区被卷入战争之中。直至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十四条和平宣言》,德国、奥地利宣布投降,这场世界大混战才正式宣告结束。

一战历时四年多,波及个国家三十多个、有15亿左右的人们被卷入了这场战争,造成3000万人的伤亡。其物质经济损失按当时的币值计算约为1700亿美元,对全世界人民的精神损害更是不可估量。

战争是一个讲不尽的话题,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研究类、回忆类书籍著作的出版面世,自一战结束以来层出不穷。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从不同的视野角度来研究分析这场战争,连著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曾经凑热闹的写过一本《一战回忆录》来记述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按照学科分类是属于文科类,看似好像与化学这样的纯理学科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不过,这世间万物千丝万缕,是没有绝对的毫无关联的。若有人从化学的角度以一位化学家的身份来看待这场战争,又会迸射出怎样的研究火花?

民国才子张乃燕,曾先后任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著有多部化学研究书籍。在化学家这个本职身份之下,他还有另一重身份,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一番见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全史》便是他身为一个化学家对于这场战争的研究分析。

如同其他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书籍一般,战前的世界格局分析、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讲述、历史人物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张乃燕是理科生出身,把科学的严谨细致性也带到了此书的创作之中。不管是文献的收集还是历史发展的分析都非常专业,处处体现出身为一个理科学家的认真治学态度。

俗话说卖什么吆喝什么,除了战争历史研究之外,张乃燕不忘自己的老本行是“化学家”,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学尤其是化学对于军事的影响,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在战争期间,前沿阵地枪炮轰鸣,而后方的化学实验室里同样硝烟弥漫。读后感www.simayi.net为了能够研制出最具杀伤力的化学武器,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成为了交战双方的化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化学家们也影响了战争的走向,所以也有人把一战称为“化学家的战争”。

总之,化学之应用与战争,至此可称已极。或谓此次战争中,化学杀人之祸,尚未烈也;若至将来,则且陷生灵于无量之劫数。然则将来战祸之可谓,盖可知矣!

这段话正是张乃燕以一个化学家的视角,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总结。

不可否认,从某一个方面来讲,一战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化学的发展,但是也因此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让人不免担忧,在科学发展这条道路上,真的是走的越高越远越好吗?

是造福于人类的天使?还是降祸于世界的魔鬼?或许就在于人的善恶一瞬间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