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后感心得体会3000字:
按:《1984》是英国作者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它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合称“反乌托邦三部曲”,也是一部令专制政权讨厌的书。老舒在这里给出了漂亮的解读。
书名: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
乌托邦(Utopia),提及这词的含义,可能更多会被理解成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幸福国度,有点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比桃花源更有组织)——但这是空想。不知道是哪位翻译家把Utopia翻译成中文“乌托邦”三字,感觉这三字用得很是绝妙:“乌”即“乌有”,整体意思即为“寄托在乌有基础的国度”。这种国度如果实现,会是如何?反乌托邦三部曲给出的是一个扭曲、变态、恐怖的状态。批判最深最辛辣的毫无疑问当属《1984》。
第一次看《1984》的时候,便已经感觉到一种畅快,在看的过程中不断去印证,只觉得整本书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这书各种如何的好,大家也说得太多,就我自己来说,重读此书,依然觉得很赞便是。
普罗阶级与动物都是自由的,但是他们认知实际上被限制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边,甚至连基本的常识都被抹杀,“常识是异端中的异端”,因此这种自由是极为局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为缺乏理解力,所表现出来反而是一种心智健全。在大洋国(包括欧亚国、东亚国)里,普罗大众面包配给的不断提高,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等等,至始至终都是统治阶级制造出来的数据,可能有时你会觉得今年面包配给确实是比去年少了,但“事实”上,所有过往的资料(报纸、档案)表明,确实是增加了,你是错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984》构建的社会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的,统治的手段则是无时不刻的思想控制和无处不在的监视控制。老大哥告诉你的就是真理,“2+2=5”是否正确,答“正确”或“不正确”都是不对,最标准的答案是老大哥说“2+2”等于多少就是多少。制造一个谎言,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为之铺垫。即便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随意的篡改。“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粉饰的手段。思想控制不容得异端,因此需要无孔不入的监控,作为统治党的灵魂,老大哥无时不刻的看着你,工作、吃饭、如厕、性交,每时每刻。于是,异端思想从此无法传播。《史记·周本纪》载“(周厉王)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严,道路以目”,我以为一直这已经是极端了,但1984里,“道路以目”中的一丝表情都可能是被认为反动。明代的时候,据说有个官员在家里请客人吃饭,第二天明太祖朱元璋问他都请了谁,吃了什么菜,他一一作答,太祖微笑着说:“你没骗我”,想想那微微一笑中带着什么样的杀机。可能大致如此。
从第一页开始,男主角温斯顿已经死了,温斯顿犯了思想罪:思想犯罪并不必然蕴含死亡,思想犯罪就是死亡。不过死亡并不严重,毕竟能够“死亡”说明你曾经“活过”,最终的审判是“不存在”。在温斯顿被捕后,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大哥存在吗?他当然存在,党存在,老大哥就是党的具现。他是以跟我一样的方式存在吗?你不存在。思想罪是一个美妙的词汇,一切罪恶皆源于思想。不过思想层面的东西,始终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才能成为定罪的证据。温斯顿被思想警察监视了七年,在日记里写下“打倒老大哥”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将其逮捕,但并未如此,因为这个行为从程度上还不是最终的反叛。最剧烈的反叛,始于性,终于爱。
在那个世界里,正常的性被视为禁忌。因为性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只要本能的欲望还在,那么人心始终无法控制。性行为唯一得到承认的结婚目的是生儿育女,为老大哥服务,性行为的过程要报着对老大哥负责的态度而进行(新婚之夜抄写一千次“我爱老大哥”最好),愉悦和快感是要不得,毕竟一次满意的性交,本身就是造反。性欲是思想罪,甚至可以说,性欲是思想罪中最严重的。因此,要用各种办法扼杀性本能,但本能是不能扼杀的,那么就要使它肮脏化,然后把无法用性行为释放的热情、精力乃至歇斯底里的状态转化为对国家的热爱、对战争的疯狂和对领袖的赞美。这种盲目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普罗阶级对政治感受的唯一要求,周期性的狂热调动。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某部票房很高的电影,窃以为,那片子可取之处着实不多,但成功抓住了道德制高点,导演想必也是读过《1984》的人。
女主角茱莉亚吸引温斯顿的也绝不是什么漂亮的面孔、深度的内涵,就是一种性冲动而得不到的恨意,关注一个人,要么欣赏,要么嫌弃,最初显然是后者。按照温斯顿自己的话来说,他想对她先奸后杀。茱莉亚是是青年反性同盟成员,腰间的鲜红色饰带似乎在标榜着她的贞洁。但实际上,这红饰带恐怕是唯一称得上“干净”的东西了,在反性口号的背后,掩盖着的是混乱的滥交,道貌岸然的外表行的尽是肮脏龌龊之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才是老大哥们的真相,莫说书中的乌托邦,古往今来,凡是统治者行的皆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的双重标准,一直如此,从未改变。
茱莉亚说一看到温斯顿,就知道他是跟老大哥是作对的。这说明思想意识其实还是很容易转化为外在表征的,温斯顿刻意去留意每一个细节,自以为隐藏得很深,其实不堪一击,极其脆弱,在还没有出击的时候,已经被老大哥攥在手中。现实就是如此,你以为你控制了一切,实际上一切控制了你。挣扎是徒劳的,是白费劲的。在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他们就充分了发挥了那种动物本能,那种简单的原始的粗暴的欲望,他们的拥抱就是场战斗,高潮就是胜利(至少他们认为这一刻胜利了)。
茱莉亚的“反动”做法跟温斯顿是不同的:茱莉亚了解老大哥的各种不堪,她认为一切针对老大哥的反抗都是徒劳且愚蠢的,所以她选择的一种接受,就像接受天空一样,她的反动更多的是刷嘴皮子,或者像温斯顿所说的,“(她)腰部以下才是个反动派”。——茱莉亚的这种表现其实比比皆是,或者多数情况下都是这种心态,况且坦白地说,推翻了旧的老大哥,新的老大哥不见得更好,一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更迭,推翻一个暴政,建立一个暴政,如此循环,毫无新意。斗士之所以被讴歌,原因在于斗士始终是少数派,“枪打出头鸟”这五字说得着实深刻,从这点上来说,斗士一词是一个悲剧。做到随遇而安,茱莉亚是聪明的。
终于,他们就陷入了无法回头的深渊之中。如果说性只是肉体的彻底反叛,那么爱则是思想的不赦重罪,因为爱这种东西会占据你大脑的一切,从此再也容不得老大哥。从性到爱,万劫不复。在他们第一次正式约会的时候,他们曾听到了画眉鸟的歌唱。它在阳光下,他们在阴影里。它可以自由的歌唱,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不为谁,只是它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活力,而他们却无法发声。那一刻,他们孤独得很彻底。他们是死人。老大哥说“你们是死人”,然后,他们被捕了。
作为思想警察头目的奥布莱恩显然是小说中的第一大反派,然而说来讽刺,最初温斯顿看到他的时候,第一反应却觉得他应该是志同道合隐藏在老大哥内部的卧底。而温斯顿的被捕,也正是源于奥布莱恩的“钓鱼”,奥布莱恩挖好坟墓,让温斯顿自己躺进去。实际上,茱莉亚到底是不是也是思想警察之一,鬼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是不能奢望的,因为它不存在。
老大哥是公正的,他给了温斯顿很多机会,七年的时间,足够温斯顿去自我修复,只是温斯顿实在无可救药。虽然从头到尾,温斯顿到底做了什么,可以说他什么都没做,他也没有真真正正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抗争。温斯顿存在的威胁只是一点异端思想的火苗,但怕只怕是哪一天可能就会引起熊熊大火,因此必须被消灭。这非常合理。温斯顿看到他所认为的兄弟会的书籍的时候,他的理解越是清楚,错觉越是严重,越是神志不清。而老大哥最令人称道的做法在于,对于每一个思想罪的人,他们都不会简单粗暴将他杀死了事,他们会不耐其烦的对他开展思想工作,他们要改造他,让他意识到什么才是“事实”什么才是“真理”,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手段无法避免的会有一些暴力方面的配合。肉体的折磨和思想的教育应该绝佳的搭配。
温斯顿招供了。他充分意识到,他之前所看到,不会真的发生,一切是他想象出来的,是幻觉。所谓真相,就是老大哥告诉你的一切。幸福生活就是每天多频道准时播放的电视剧。但他有所保留,他没有背叛对茱莉亚的爱。因为还有爱,所以在完全无助的状态下,本身还存在着生而为人的价值,也因为如此,在老大哥看来,温斯顿还没有忏悔,思想还是没有彻底改造,因为除了对老大哥的爱,其他一切所有的爱都是不应该拥有的。
温斯顿始终还是一个人,有爱,也有恐惧。在101室,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最深的恐惧。温斯顿屈服了,他对茱莉亚的爱在那一瞬间彻底地放弃了。他可能是最后一个人,也可能不是。但他现在已经不是。改造已经完成。
通过这事,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对老大哥的爱和信仰才是获得幸福好好活着的唯一途径。除此,别无他法。
“这本书让他着迷,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本书让他放心。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没告诉他任何新讯息,但那也是部分的吸引力所在。如果他有可能把他片段的思维依序呈现,书上说的话就是他会说的。这是跟他自己相近的心灵制造的产物,但这颗心灵更加强劲、更有系统、较少受制于恐惧。他察觉到,最好的书,就是把你已经知道的事告诉你的书。”
1984,我们拥有一个美妙的新世界。我爱老大哥。
作者:老舒(黄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