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共读一本书——《呼兰河传》读后感

父女共读一本书——《呼兰河传》读后感,作者:ldl/lzr。

女儿:读《呼兰河传》有感——最后一丝悲伤

文字中带着一丝悲伤与无奈,语气中带着一丝平淡与乏味。这,就是印象中的《呼兰河传》。有人说这本书更像一部自传,因为它既没有小说那样夸张,又没有像散文一样的优美,只是平淡又零乱的叙述着事情。但这事情通过这朴素得再不能朴素的话语竟变得真实,变得栩栩如生,变得充满意味。所以,萧红同鲁迅一样,他们都用着最平常的手去批判着最丑陋的人情世俗。

小团圆媳妇是个苦命的孩子,老胡家的婆婆也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虽然她打小团圆媳妇,骂小团员媳妇,用铁烫小团圆媳妇的小脚,把小团圆媳妇扒光洗热水澡,但,想想,她为什么这么做?真的是因为小团圆媳妇缺少管教吗?不是的。是因为每一家刚接到小团圆媳妇都会打,所以老胡家婆婆只是顺从传统,走形式而已。并且邻居们也有看热闹的传统——就是不管好不好都得说上两嘴,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死个人。那必然是,加上邻居们的添油加醋,可怜的小团圆媳妇自然好不了,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活生生“送回老家去”。

如此封建迷信的事还不止一件,在这个麻木不仁的社会,人们学会了自欺欺人,明知是瘟猪肉却因好面子,硬说是掉进泥坑的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人们都不富裕,如果有钱,谁还吃瘟猪肉呢?

冯歪嘴子是最可怜的人。邻里拿他开心,他不在意,他也不搅进鸡毛蒜皮的事。即使生活再艰辛,他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照顾两个年幼丧母的孩子。冯歪嘴子的生活就是踏踏实实,不卑不亢,却也充满希望的。

父女共读一本书——《呼兰河传》读后感.jpg

有二伯是个性情古怪,勤劳,倔强而又麻木的老人。文章揭示了像他一样,自卑,心理扭曲的一类人,不与人交流,对着物品说话,想引起他人注意,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这样的人是很可悲的,他把自己与外界隔绝,流离失所,没有安全感。

最后在末尾,作者用最沉寂的心情,写出了岁月的匆匆流逝。“我”对祖父思念的同时,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

呼兰河城虽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萧红用笔尖的悲伤,叙写了这一个个的故事。

爸爸:读《呼兰河传》有感——抹去最后的悲伤

作者以回忆的思绪,将自己儿时生长的家乡,呼兰河镇的人、物、事叙述出来。儿时呼兰河镇的生活,对于作者来说,是美好的,是温暖的。儿时的她,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有爷爷的疼爱和陪伴,家中后院的菜园,家乡的蓝天,晚霞,星星,还有那些沿街小卖、放河灯、唱大戏、跳大神,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对于她的童年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呼兰河镇的那些人,有二伯、老厨子、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对于儿时的作者来说,这些人,也只不过是不同模样,不同性格的左邻右舍的大人们。

然而,当作者经过成长、经历、醒悟之后,再次回忆儿时的家乡呼兰河镇时,作者努力以一种平淡的语气叙述,虽不愿击碎那儿时的美好回忆,但内心却充满了,怜悯、愤懑、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者生于1911年,病逝于1942年。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混乱的时期,军阀混战,列强侵略,时局动荡不安。

通过读《呼兰河传》这本书,我们从书中能获得些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启迪和意义呢?我们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读此书,能了解中国的历史,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在那个时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呼兰河镇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那里的人们虽没有遭受战乱、动荡之苦,人们却过着在封建制度下的一种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生活。

通过对团圆媳妇遭遇,悲惨命运的叙说,充分表达了封建社会之下,人们的愚昧,无知,固执,狠毒,激发了读者对团圆媳妇的婆婆的愤恨,以及对周遭人的麻不不仁的悲哀。通过对有二伯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叙说,有二伯对东家,应该是付出毕生的辛劳和忠心,但始终仍是一个下等人的待遇,得不到尊重和善待,孤独一生。从另一侧反应出,地主阶级对人的剥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阶层观念。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命运的叙说,能够唤起读者的良知,让我们决心要彻底根除掉愚昧无知的封建思想,摒弃陋习,要积极上进,满怀善良,不断进取和进步,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身边更多的人。

在那样的历史环境的背景下,作者充满了悲哀、无奈、凄苦,她想唤起人们的良知,她想改变当时的现状,作者仍以平淡的语调,叙说了冯歪嘴子的生活,冯歪嘴子虽然也贫穷、卑微,但他是用自己的辛苦劳作而自食其力,不畏世俗偏见而谋取自己的幸福,敢于担当。在妻子死去,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后,当人们都认为他会垮掉,都等着看他的惨状的时候,而冯歪嘴子却乐观的,坚强的支撑下来,作者正是希望,以冯歪嘴子的行动和行为,给那些甘愿落后、贫穷、愚昧,安于现状的人们,一记重重的耳光,让人们觉醒。

作者对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当她把它记在那里时,也便抹去了最后的悲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