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2000字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2000字:

1940-1943年的世界是风起云涌的,深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中的欧洲人看到庞大的社会主义帝国苏联反败为胜,对德国发起了反击;又看到得益于凯恩斯主义而东山再起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击败日本,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盛行于美苏的集体主义、计划经济与现在所谓的“大政府”的胜利给欧洲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时间,社会主义与集体计划经济成为了欧洲的宠儿,成为欧洲人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

在警惕的丘吉尔提出他的“铁幕”之前,同样在英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已经预见到了这种思潮的危险,《通往奴役之路》应运而生。在这本书中,哈耶克以一位经济学家的视角为人们论证了以计划经济为目标和手段的社会主义最终会把人们引领至奴役这一结果。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然而历史的走向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印证了哈耶克的许多观点。在接近80年后的我们也依然能从书中看到自己熟悉的过往,和可能出现的未来。

在书中,首先对近期(书籍写作的近期)英国出现的社会主义风潮表示忧虑后,哈耶克开始了对于核心观点的论述,他的论述体系分为两大部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根源于经济模式分野的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哈耶克提到了:决策方式、政治制度、道德体系、法制建设、国际关系等。社会主义在这些方面初衷与后果的南辕北辙导致了它最终走向奴役的结果。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2000字.jpg

在哈耶克所肯定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社会这一体系中,“竞争”是作者所认为的文明发达与进步的关键所在。竞争使得经济活动受经济学规律控制而非人为操纵,这样的经济活动是可以被我们通过运用知识所能预测的,所以在“获得幸福”这一目标中,所有人都被自然法则(如果经济学规律可以被称作自然法则的话)放置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作者举例说资本自由流通所产生的货币就是保证社会公平的极好选择,因为相比血缘、战功、宗教地位等,货币对于下层群众实在是一个太容易获得的向上跨越阶层的筹码了。“在当今社会中,只有钱才向穷人开放了一个惊人的选择范围——这个范围比没有多少代人之前向富人开放的范围还要大。”

向上流通的通道疏通了,上层建筑就都拥有了向公平优化的可能。公平的竞争首先使得社会上鼓励独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美德和重视私人产权和个人权益的风俗得以出现(非常类似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新教教义对人的影响),进一步使得一视同仁和享有最高地位的法律和有限权利的民主政府建立起来(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哈耶克理论的古典自由主义来源),经济学规律也迫使政府开放市场、分权决策,同时使得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得以实现。

与此相反,计划经济使全部生产活动受控制于某一群人,为了达到社会主义所希望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这群人就需要给“幸福”一词制定统一的标准,而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达到某些人的“幸福”,很可能就会对另一部分人的“幸福”产生损害,这样产生的不满是无法避免的;读后感m.simayi.net另外,这一群体也不可能对价格、供需等市场信息有瞬时、准确和全面的了解,这导致经济计划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科学;这种不科学与不满最终会导致特定群体必然要使用强力来使计划得以推行下去。

这种强力的推行需要两方面的努力才可以维持,一方面是强调单一的目标和价值体系,当政者需要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就要对宣传机构言加控制,产生对洗脑和愚民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可以被当政者所利用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只是一种助力推行经理计划的工具。由于这种经济活动是受人力控制的,自然也就无法被人们加以准确的预测。上一种社会中勤劳与奋斗的美德由于无所适用,也就不会有扎根并传播的可能。此外,这种必需的强力不利于民主而是走向其反面(最坏者当政),也不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反对集权,这本书的的至高地位也许并不必要,在这种意义上的《通往奴役之路》也只不过是一本观点清晰而论证严密的学术类书籍,既不是第一个(马克思时代的共产主义者巴枯宁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想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认为这部书最为可贵的地方,一是为我们清晰地区分了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和集权这几个以往被认为是同一的术语,哈耶克反对的其实是倡导计划经济以及导致集权的社会主义,而非单纯的社会主义全体;二是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中,苏联式共产主义看似不可战胜地迫近西欧,这个大国的在战争中的胜利和实力都是把欧洲拖进其中的强大向心力。在全社会都在坠入这个中心的过程中,只有哈耶克的少数人勇敢地顶住了这个力量,并向社会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警告。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中国历史走向中,我们也能看到哈耶克关于计划经济和集权的断言。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是预言,但是对现在年富力强,活跃在中国政治和经济核心的六零后来说,是童年真实发生过的梦魇。现在主流的思想是积极、是乐观乃至歌功颂德,但预言中的复辟悄悄来了。如果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没有人质疑,没有人纠正今日中国全面左转的风气,那么对风华正茂的八零、九零、乃至零零后来说,则是一个结局已经明了的悲剧。政治本是大家的事,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来关心你。作者:李炳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