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项目,不得不这么干》读后感1500字:
其实,单纯从这个书名来看,就和它本身书中的部分内容存在相悖的地方。做项目或做项目管理,确实有成熟的理论模型,但理论模型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并非条条都必须。所以,“做项目,不得不这么干”也属于批判性的描述,读者需要从中理解、领悟,建立自己的认知,从而去干好项目。
现在国内对项目管理的认知由来已久,产生了很多项目管理的大师或知名人士,各种花样的项目管理培训也层出不穷。但培训的“三动”现象令人尴尬—“课上很激动,课后很冲动,回去一动不动”。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我自己参加了这么多培训,有些培训的课程完成,给自己的感觉也确实如此。但在我看来,这还属于比较乐观的现象,且不论回去之后是否有所动作,至少在培训的过程中,受培训的人真正做到了接受和思考,与培训产生了共鸣,以致于“激动”和“冲动”。
而我们实际在开展培训时,更多的现象是为了培训而培训,“领导安排的任务”、“混学分”、“躲活儿”、“偷闲”……,抱着这种目的去参加培训,往往能让你看到大学时上选修课的场景,课上老师讲的唾沫横飞,台下的人听的昏昏欲睡,不仅不可能有后续的动作,连课上的激动都不曾出现。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此类现象呢?以下简单陈述的几点,或者是需要讨论的地方。
培训的内容是否是他想要的?
培训需要规划,培训的东西需要收集受训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很多培训在组织前并没有这样的耐心,更多的是根据培训讲师或个别组织者的习惯或感觉去安排内容,这些讲师的能力是高是低,要讲的内容是深是浅,是普适还是面向特定人员,所有关乎培训效果的前提更多的是靠讲师去把握,效果往往不如所愿。怎么去解决这种矛盾,可能有效的方式是在日常工作中去发现培训的要点。
倾听员工内心的声音,不能靠问,人往往在向外人表达自己的时候存在防备心理或抵触情绪,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得到有效反馈。这需要基层的管理者更多的与员工在一起,在一线共同感受工作的炮火,在炮火中淬炼。这种身份转换或叫同质后对知识洼地的理解,才是贴近员工感知的。
培训的意义如何体现?
培训的意义是为了积满年度培训积分?是为了体现管理者组织工作的如火如荼?员工对培训的认知到底应该是什么呢?培训的意义不能太低端,读后感m.simayi.net也不能太虚幻。培训最根本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间接的目的是提升技能水平。这么说起来,貌似跟员工的直接关系并不是太明显。如果让员工对培训的认知更强烈,似乎从关乎其切身利益的角度来看更易产生认同。这需要以有效的绩效评估为前提,将培训的意义或目的与员工绩效的提升或高低相结合,培训能够产生个人绩效或自身利益的直观影响,这可能才会强化员工对培训意义的认同。
培训的讲师是否具备认可的威信?
内训最大的好处是节省成本、贴合实际。但也可能出现对讲师能力的质疑。毕竟,在我们身边优秀的培训讲师太少。尤其在对相似资历的人开展培训时,能够让听的人产生认同更困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就无法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外聘知名讲师是解决此类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尤其是在江湖上有些名号的讲师,更容易给人一种莫名的威信。
但并非所有的培训都是外聘可以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内部自行解决。内训讲师是否具备认可的威信,首先看担任讲师的人是什么角色,内部认可的技术专家、业务大拿,已天然具备普遍认可的威信,但这些人担任讲师的机会相对偏少,给这些人更多担任讲师的机会开展一些普遍认可的培训是必要的。针对其他担任讲师的人员,他们的威信需要不断的培养和身份的强化,去帮助他们树立与讲师相符的形象。作者:胡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