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读书笔记2000字
《小王子》读完了,三遍,也许是四遍,或者五遍、六遍,我记不清楚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多少遍不过是一个数字,大人才会去关心数字。
为什么是小王子,首先,有娃的男人必须不断增加储备,其次,在情人节的前夕读一本关于初恋的成人童话难道不是件浪漫的事情吗,再次,“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说法实在是太吸引我了。我承认最后一条有些牵强,什么也比不上那些行政手段发行的读物,比如发行量仅次于大诰的三朝要典,据野史记载当初魏忠贤为了全天下都能阅读到自己编纂的这本书(其实魏忠贤只是总裁,主编好像是顾秉谦),给该书赋予了大诰一般的属性(持有者可以减刑)。
但我发现我好像选错书了,错得体无完肤,多么可笑啊,为孩子储备了一本最棒的童话,但描写的都是大人的世界,多么讽刺啊,在情人节前夕选了一本全世界讲初恋讲的最好的童话,结果满眼看到的都是孤独和寂寞。
如果想要在一本书中寻找童年,这本书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就像是神话故事看多了,很容易就能分辨哪些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民的,哪些是宗教用来传道的,哪些是老太太编出来唬弄小孩的。哪怕是随意地读一遍,你也会发现这不是孩子的逻辑,童话也是有逻辑的,童话有童话的逻辑,这本书的思维方式和儿童差距太大,比如,一个孩子可以决绝地离开他的伙伴,但之后他会像没发生过那样忘掉一切重新一起玩耍,再比如第4节说没再画过画,其实给小王子画过很多,再比如,“就这样,尽管充满了爱意,但小王子很快怀疑起他来。因为他把无关紧要的话听得太真,他变得很不开心。”,这明显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中年男人的言语,就如莫文蔚唱的“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童年不是为了长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了童年本身、为了体会做孩子时才能体验的事物而存在的。童年时五分钟的经历,甚至胜过大人一整年的经历。——宫崎骏)
我本想用“诡异”这个词来形容这本书,但书里的一切发生的都是那么的符合逻辑,于是我不得不重新选择一个貌似更加贴切的词汇来形容——深邃。书中给出了那么多暗示,人物、剧情、空间转换、时间转换,所有的线索都汇聚成一点,孤独,通篇都是孤独和寂寞,无论是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都是孤独的——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孤独。“他觉得自己再不会回来了。”,“小王子走了,他惦记着他的花。”,“‘我对我的玫瑰有责任。‘小王子重复着,要把这句话记住。”,小王子也是孤独的,他甚至有些享受这些孤独,他结交朋友但总是选择离开,一路走来或许最终能与他灵魂相依的还是那朵玫瑰,即便那朵玫瑰并不是那么完美,或许当初选择离开只是他觉得自己的世界不够大,但人生的路终究无法回头,小王子能返回的最近的距离是地球到他所属于的那颗小星星的距离。
(爱人之间的世界太小,这导致他们最终会分开。——Alfred·Lightman)
我之所以想用诡异来形容这本书是因为我怎么也想不到如何在一本爱情童话中寄托自己对和平的诉求,这一切也许只有纯真的安托万能做到。(书中提到飞机失事是6年前m.simayi.net的事情,安托万的飞机失事在沙漠中是35年,也就是说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二战已经干了两年了。)书中那些所谓的大人不正是虚幻妄想的大人物的真实写照吗,他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追求着数字般的虚幻,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还不如一朵玫瑰来的真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似虚妄的情感反而更加弥足珍贵。
关于结局,有三种可能:小王子回去了,小王子死了,小王子根本没来过。令我诧异的是虽然读者各持己见,但却没有产生激烈的争论,难道是受了安托万的影响吗,童话故事的读者真是出人意料的和气。网上支持第一种结局的声音并不多,大概是因为这个结局更偏向儿童的心里吧(儿童在互联网上是没有话语权的),毕竟小王子说过“你错了,我的样子会像死掉一样,但那不是真的。”,小王子是不会说谎的。更多的声音在支持第二种结局,一条带有毒液闪着金光的蛇,一具无法带走缓缓倒下的躯体,一段充满伤感惜惜离别的对话,也许再没有比这更真实的描写了。但我更倾向于第三种结局,第三种结局虽然隐晦,但更理智也更加符合逻辑,比如盒子里的绵羊并不存在,比如玫瑰是真实的(来自一颗种子)而绵羊是画的,比如没有找到小王子的尸体,比如。。
但不管怎样,至少小王子的灵魂得以安放。
使我相信小王子是童话而不是科幻的原因在于安托万对小王子赋予的情感,与其说那是朋友对朋友的情感,倒不如说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那是一种舍不得放手却又希望他能独立自强的矛盾的情感,而小王子恰好又有着孩子般的不顾一切追求梦想却又希望有人替自己承担后果的情感。
多么奇妙的书啊,还有那些奇妙的句子:
第8章“就这样,尽管充满了爱意,但小王子很快怀疑起他来。因为他把无关紧要的话听得太真,他变得很不开心。”
第9章“他觉得自己再不会回来了。”
第14章“小王子走了,他惦记着他的花。”但他并没有回去。
第21章“‘我对我的玫瑰有责任。‘小王子重复着,要把这句话记住。”但他只是记住。
第26章“等你不再痛苦的时候,你会为认识我感到高兴。”作者: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