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情史》读书笔记1000字

虚实之间,亦真亦幻

《剧院情史》的创作时间略早于《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部写实之作,但构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基本魔幻元素在《剧院情史》中已然具备,这些元素也在写实之外增加了一些乐趣。比如交锋的双方马克苏多夫和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前者家里有一只母猫,后者家里有一只公猫。母猫是马克苏多夫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伴侣,而公猫破坏窗帘的举动则引起了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极大的不满。“猫是神经脆弱的畜生”,“但它感觉正常,谁好谁坏,全都明白。”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黑猫别格莫特。在《剧院情史》中,也可见作者对魔鬼的执念,凡形容面目可憎的人几乎都要以“靡菲斯特”“撒旦”为形容词。所以无论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读到什么都不必太过惊讶。

《剧院情史》书籍.jpg

《剧院情史》的是故事套故事的结构(它又名《死者笔记》),两个故事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叙述者讲述,但这两个叙述者都用了第一人称“我”。在前言中,“我”作为马克苏多夫的朋友说得清楚:“马克苏多夫的笔记乃是他幻想之果,源于他无际的幻想。”这就好比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种刻意营造出的虚幻感是《剧院情史》徘徊于真与幻、虚与实之间的又一表征。但即便如此,它仍不能打消我们追逐一个故事的兴趣。

前言之后就是马克苏多夫以第一人称进行自述,故事时间自3月到次年6月,包括创作小说和剧本的过程,以及全面接触剧院的各种人事纠纷。叙事时间则从4月开始,在马克苏多夫与伊利钦见面之前又回到了3月,插叙一段创作小说的故事。这一年多发生的故事用了将近10万字的篇幅,与《大师和玛格丽特》用将近60万字的篇幅写3天内发生的故事显然不是同一个套路。

宅家文艺标配:只有剧院,不见情史

小说名为“剧院情史”,但翻过小说的三分之一,主人公马克苏多夫才真正开始与独立剧院发生联系,并且没有所谓的“情史”。(是的,为数不多的爱情缺席的小说。)或者说,读后感www.simayi.net这情史是“我”(马克苏多夫)和独立剧院的情史。一方面,“我既哀伤,又愤慨,辗转不能成眠。我觉得自己受尽了侮辱。”另一方面,“如今我与独立剧院已结下生死姻缘,离开它活不成,每天非去不可的了。”

“世上事很复杂,但未必有剧院那样复杂……”在《剧院情史》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新人物登场,共涉及40多个人物,其中剧院大小职员有30个左右。这当然足以撑起一个错综复杂的场面。

在灵感来临时的陶醉,在作品不被认可时的绝望,在开始创作长篇之前大量的阅读准备……关于一个作者经历的种种都在《剧院情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也是进入剧院之前的内容。剧院当然更不太平,上至领导层的伊万·瓦西里耶夫和阿里斯塔赫·普拉托诺维奇双方长期对峙,下至普通演员们的争吵,剧本在各种力量的纠缠中早已面目全非,排练是无休止的拖延……这是关于一个剧作家灵魂被强奸的故事。有一个细节,伊万·瓦西里耶维奇从未正确叫出过马克苏多夫的名字,这说明一入所谓的“独立剧院”,独立的个性就要泯灭。

虽然使用了第一人称“我”,但马克苏多夫很多情况下是在冷眼旁观着剧院其他人,包括女秘书波莉克谢纳所谓的“工作”,罗曼奴斯在排练中挑起的一场又一场争执。这时候就是外视角叙述,以“旁观者清”的态度进行笔无藏锋的讽刺。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魔鬼沃兰德一行人围绕杂耍剧院制造了一系列命案,而米·布尔加科夫对作家和剧院的讽刺也依然如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百家笔记网

赣ICP备2020013781号 Copyright https://www.simayi.net .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