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思想假
最近重看了番茄工作法图解,补充新的笔记,给大伙分享下。
这本奇书流行度很高,衍生出很多同类型的手机电脑软件,用来应用番茄工作法;知乎各种V谈及时间管理、高效学习等话题时,楼上楼下或多或少会有番茄的身影,罗振宇在谈及拖延症的时候,也特地拿他认为最奇葩的番茄工作法出来浅谈。
整本书节奏略慢,细枝末节写得略累赘,不同章节有部分重复,不过不影响拿来参考,研究如何时间管理和高效学习。
假在这分享这本书并不意味着很推崇番茄,相反,坚定地认为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是需要理论支撑的;
要多研究不同类型的方法,并多加实践,会发现很多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得出自己的见解,番茄这本小书的价值在此,也仅仅在此。
一次只做一件事
用1个倒计时软件,以25分钟为一个周期,专心致志只做一件事情,番茄钟停止,马上停下手里的工作,进行5分钟为一个周期的休息(具体时间可调整),把这套工作流程不断地循环就是运用番茄工作法的基本步骤;
一个番茄钟(25分钟)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提前完成,就进行深入学习(过度学习),不能做其他事情;到点必须停止,进行休息。
为什么是25分钟?人的大脑能维持高度专注的时间有限。
为什么一定要休息5分钟?专注状态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为什么只能做一件事情?大脑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只做一件事是最专注的。
脑知识
在第二章作者花了接近一半的内容讲解大脑的活动,这部分也是个人认为最重要的;
任何人想学习时间管理、高效学习、自律自控,都摆脱不了对人类大脑的了解;
妄图控制自己外在的行为,却对内在的机制毫无认知,这套行为模式往往失败,并且很容易归咎于方法不行。
人脑结构可以分成四个层次:脑干、边缘系统、皮层、额叶。
脑干:提供反射机制,不需要意识参与即可作出反应(潜意识工作状态)
边缘系统:帮助进行长期记忆,也负责处理奖励信号(涉及到反馈机制)
大脑皮层:帮助进行认知和思考,通过现象看本质
额叶:创新创造的场所
番茄工作法内含条件反射机制:一开始倒计时,大脑马上进入注意力集中状态;番茄闹钟一响,马上进入放松状态,类似于我们小学中学的上下课铃声。
长时间运用这套模式,才能形成反射机制,工作铃响让你不自觉地变得专注,休息铃响让你不自觉地放松下来,甚至以后在别的地方听到相同的铃声,也会起同样的作用。
即时反馈
即使反馈机制非常重要,学习达人的方法肯定含有这个环节,失去就没法达成闭环;可以试想打游戏的时候,无论打掉多少怪,经验一直不涨,宝物一直没变,出招也没啥特技......
番茄工作法内含反馈流程:
工作—休息—反馈—工作—休息—反馈......
反馈这个阶段很短,有可能只是一分钟,既可以在工作完成后的1分钟开展,也可以在开始前的2分钟实施,是不自觉的行为。
换一句话说就是全局观,没有截止时间的任务容易陷入当下的工作,有了一个暂停机制,可以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一个评估,以及对接下来的工作方向进行改善。
心流状态
心流,指的是当人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时,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它的主要特点:专注、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即时反馈......
我们以前工作肯定都进入过心流状态/接近心流,沉迷工作,忘记时间,回过神来发现两个小时过去了,保持心流状态能让工作效率成倍数地增加。
这种状态是没法人为控制的,但可以引导自己慢慢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
比如很多人开始工作前要看5页书,这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看书这个方式能够让他静下心来,进入工作前的准备状态;
就像中学时期,上体育课时往往被老师要求做一套简单的肢体运动,能够让人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进入体育竞赛前的准备状态。
不能中断
这里说的不能中断,指番茄钟在运行过程中,不能按停止键,否则就失去倒计时的价值,打破整套系统的节奏,遇到事情被迫中断只能重新开启新的番茄钟。
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也要避免中断,如果实在不得不中断,比如急着上厕所,老师/重要领导来电等等,可以中断目前的工作,回来开新的番茄钟。
这算一个失败的番茄钟,每天晚上可以统计下多少个番茄钟成功,多少个失败了,量化的数据是调整工作学习最好的方法。
休息
大多数人都是在规律的作息内,没有规律地工作,学习和休息,但番茄强调有规律地工作和休息,并且这个规律很简单,只需要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极致,并且注意一些细枝末节,比如怎么休息。
这个休息一般为5分钟,根据工作时间而定,如果番茄钟设为35分钟,那休息时间可以相对延长;并且每隔3-4个番茄钟,可以进行一次大休息,15-20分钟。
这个休息环节非常重要,长期地循环“工作—休息”流程,可以让精神一整天保持充沛,甚至可以算作工作的一环,它决定了下一个学习任务,以及下下个学习任务能不能更好地进入专注状态,也是补充大脑能量的关键。
这个阶段不该做任何思考性行为,比如规划下一步怎么做,看看手机推文,刷刷淘宝等等都是禁止的,最好是在沙发上进行浅睡眠。终于吐血写完了,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支持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