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
文:陈大牛。大概从4月份左右,女朋友跟同学借了乔布斯这本书,直到今天(2018.07.19),把《乔布斯传》读完了。也许跟6-7月份这个尴尬的找工作时间有关,看了书里乔布斯的经历,联系到现在找工作的窘境,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所以我想尝试把这种感觉摸透一下。
我不想再复述一遍传记里面写的每个人物的内容,更多的是想在这篇读书笔记中记录一下感受深刻的几点。
人文:包豪斯、禅修、鲍勃迪伦
不得不说,乔布斯既懂科技又了解人文,对产品设计的执念深受包豪斯风格的影响,简洁统一,一切不必要的功能组件都会想办法给简化掉。印象深刻的就是iphone的产生,干脆将多余的键盘去掉,既节省了屏幕空间,也保证了界面的统一性,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使用场景自动弹出的软键盘。
在产品设计灵感的时候,乔布斯多次提到过直觉对他的影响,宗教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多次跟乙川弘文宗师进行禅修,并让他主持了1991年的婚礼;还有1974年在印度度过的7个月的修行。从某种程度上这些强化了他在这方面的造诣。
鲍勃迪伦是乔布斯最喜欢的音乐家,我受其影响,也下载了几首,歌声嗓音歌词间散发着诗意和些许狂妄。也许,这就是受乔布斯喜欢的原因,同时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乔布斯。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次发布会的最后,乔布斯都会用一张人文与科学的胶片作为结尾,仿佛暗示着乔布斯的心愿。
“诚实”与狗屎
“诚实”反应在对待外界的态度上,对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丝毫不留情面,永远都是以“狗屎”回应。他的二元世界也意味着完美主义,完美里面只有完美和不完美两种。
我相信这也早就了他对产品的狂热,对任何一件事情的狂热。这类人真的很容易成功。大学的时候遇到两位这样的同学。一位是想事情的时候,我跟他说话总要说几遍才能听到。而我貌似对于一般事物的狂热程度没有那么的高(除了高考),这类人是对每一件事情都是全身心投入。还有一位是一次学院有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我和他一起去做,类似于在word中对每一位同学的某项材料进行重复性的编辑并保存。这样的工作,我一份一份的做起来,做了一小时后做不动了,换他来做,我发现他做的效率非常之快,仿佛是在战斗一样的赶时间。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做任何一件小的事情都能这么的狂热,后面一定会发展的不错。果然,最后他考上了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去了蚂蚁金服。
营销
乔布斯的营销功力在书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最开始苹果园里干活的时候就掌握控制人心的方法,到后来马库拉传授给乔布斯的---每一个包装盒都要精雕细琢,以给人一种打开盒子的惊喜和满足感。
每次产品发布会前都会演练多次,聘请专业策划团队和广告团队,以期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效果。这进一步强化了我对“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的(www.simayi.net)反面认识,身处当前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即便是有非常好的想法或者产品,也需要通过包装和宣传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影响力。这也恰恰是为这款非常好的产品着想的体现。
权利游戏
没看这本书的时候,听说过乔布斯自己创立的公司,居然被外人给赶出去了。看完对这段经历才有了深刻的了解,即便是看完书后当天我看了《乔布斯》这部电影,相信没有看过书的人看这部电影根本不会了解到里面省略掉的很多细节内容(看完书再看电影,感觉电影烂的跟狗屎一样,拼凑了些许片段并没有突出主题)。
想说的事,从被赶走到归来,西方公司高层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反过来想,是不是在世界范围内,都会存在为了利益的争斗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身处洪流之中,不向前拼命,就会被无情地淘汰掉。
没有乔布斯的苹果
纵观苹果的发展历程,尽管中间有因为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导致的产品延期上市损失,但不可否认,每一个关键节点,乔布斯在新产品的创新设计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从2010年乔布斯去世到现在,发现没有太多的苹果创新出来,苹果电脑、ipod、ipad、iphone感觉都是在原来的理念基础上升级配置。相信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是个好事情---至少不至于在产品上面赶也赶不上,但总感觉世界缺少了一个创新的先驱,消费电子行业不再被“鲶鱼”搅动起来,由波澜壮阔变成了一潭死水。
希望能有新的巨擘扛起创新的大旗,同时拥有产品创新的理念和执著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