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小时候,少儿频道曾经播过一部叫做《奥林匹斯星传》的动画片。我很喜欢这部动画片,因为它的人物画得精致,剧情搞笑。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部动画中许多轻松的故事,实际上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个可叹的悲剧,但它们仍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学期买了一本《伊利亚特》,前几天刚看完。我决定以后每读完一本书都写一篇读书笔记,《伊利亚特》就作为第一篇,同时我也想谈谈该书之外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起源与结果。
《伊利亚特》的作者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除了这部史诗之外,他还写了另一部史诗《奥德赛》。
《伊利亚特》全书共有二十四卷。诗人截取了特洛亚战争中的第十年的故事,以顺叙的方式进行描写。从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矛盾开始,包括希腊与特洛亚之间的和谈失败及战争开始,阿喀琉斯拒绝为希腊出战,双方在诸神帮助下各有胜负,阿喀琉斯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出战并战死,阿喀琉斯为夺取好友尸体出战,阿喀琉斯击杀特洛亚国王之子赫克托尔,国王亲自赎回儿子尸首并火葬。
整个特洛亚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女海伦。特洛亚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拐”了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弟弟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阿伽门农以此为由发动战争。实质上特洛亚战争是迈锡尼要夺取海上霸权,占领物资丰饶的伊利昂平原而发动的远征。这场战争对战双方分别为希腊联军和特洛亚联军,在伊利昂平原上进行,共持续了十年的时间。期间无数的古希腊英雄战死,也有无数英雄活了下来,其中包括了荷马另一部书的主角奥德修斯。而《伊利亚特》的主角,无疑就是战争中的最强者——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是半神,他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英雄佩琉斯的儿子。第十年伊始,阿喀琉斯俘虏了两个美女——克律塞伊斯(简称“克”)和布里塞伊斯(“布”)。他将前者送给阿伽门农,后者留给自己作为战利品。然而“克”是银弓神阿波罗的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儿。在阿波罗的干预下,阿伽门农不得不将“克”归还,同时抢夺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布”,阿喀琉斯将此视为侮辱,拒绝为阿开奥斯人(古希腊人)作战,并通过母亲请求众神之王宙斯惩罚阿伽门农。宙斯派睡梦神向其托梦,暗示阿伽门农进攻特洛亚城。进攻遭到了特洛亚王子赫克托尔的顽强抵抗,加上阿喀琉斯的袖手旁观,阿伽门农损失惨重。直到阿喀琉斯的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战死沙场,阿喀琉斯决定抛开怨恨,加入战斗,成功击杀赫克托尔,为兄弟复仇,最终接受特洛亚国王普里阿摩斯的赎金,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
古希腊时期是一个思想相对开放的时期,人们经常通过论辩或演说的形式来向别人宣扬自己的思想。要使得自己思想具有说服力,能被普罗大众接受,就必须将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让语言中所包含的抽象思想立体化,增强演说效果。因此,古希腊的修辞学得到了蓬勃发展。荷马在创作《伊利亚特》时也受到了修辞学的极大影响,体现在其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修饰语、比喻、枚举等修饰手法。这样的写作方式在我看来有利有弊。
其利体现于:修辞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先将奥德修斯死死地摁在地上,不让他露出来。紧接着,作者用了一个比喻:“他的言词像冬日的雪花纷纷飘下。”雪花落下的时候是气势磅礴的,是无法阻挡的,正像这雪花一样,奥德修斯的话是充满智慧的,是无懈可击的。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奥德修斯这一人物形象瞬间拔高,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我认为它的弊处在于:将语言弄得过于繁琐。我一直认为古人所强调“惜墨如金”是很有道理的,语言经过锤炼,达到言简意赅的程度,才能像针一样具有穿透力。作者在创作中,经常对人物身份进行很多修饰,比如在写阿波罗的时候,作者写道:“银弓之神,克律塞和神圣的基拉的保卫者,统治着特涅多斯,灭鼠神。”虽然这使得语言变得很庄严,具备仪式感,但我觉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于我们今天的阅读习惯。这种修辞形式在文中反复出现,难免会重复,读久了之后那种庄严感被削弱了很多。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喜欢列举人名,这些人名在全书中可能就只出现这么一次,给人一种强行凑数的感觉。当然,这些都是我的不成熟看法,这种手法可能是当时一种俗成的创作手法。
无可否认的是,荷马创作水平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作家也尝试用与荷马相似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并没有能够超越前人。
任何时代诞生的伟大作品,必定与当时当地的思想交相辉映。因为思想是作品的骨架,没有思想的作品是站不起来的,同时,作品是思想的载体,没有作品,思想自然也无所依存。《伊利亚特》中描写的特洛亚战争就反映了当时古希腊人的思想。
特洛亚战争对战双方由凡人,半神,神裔构成,但自始至终,操纵整场战争的人都是神。神通过幻化成凡人来启迪大众,也可以利用强大力量帮助凡人。比如,波塞冬帮助过阿开奥斯人,阿波罗帮助过赫克托尔击杀帕特洛克罗斯。尽管神具备无可匹敌的力量,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特洛亚终会被攻破,阿开奥斯人将取得胜利,阿喀琉斯会葬身在伊利昂平原,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一点就体现了古希腊人相信的宿命论。
希腊人认为,人是挣脱不开命运的枷锁,人或许可以从某种方式预知命运,但无法改变它。
就拿特洛亚战争来说,前面提到海伦是这场战争导火索,“诱拐”海伦的人是帕里斯,帕里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预言:这个孩子会给特洛亚带来毁灭和不幸。帕里斯的父母为了防止预言成真,命令奴隶将其杀死,奴隶不忍,把年幼的帕里斯抛弃至伊达山,但帕里斯并没有被自然杀死,却被好心的牧羊人收养,最终直接引发了特洛亚战争。
神并非没有能力改变命运,只是他们不能轻易去改变它。例如,神王宙斯的儿子萨尔佩冬参加了特洛亚战争,他被帕特洛克罗斯杀死,死前宙斯也曾想过救他,但在天后赫拉的劝阻下,深思熟虑后的宙斯还是放弃了原先的念想,因为萨尔佩冬注定要被帕特洛克罗斯杀死。
面对命运,难道所有人都束手就擒?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下,古希腊哲人相信灵魂不朽。因为人们的心灵需要安抚,哲人们尽力构筑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理智、激情、欲望。当后两者屈从于前者时,人们就是按照正义在生活,反之,百家笔记网www.simayi.net则是在违背正义。那些遵循正义的人,在神重掷骰子的时候,就会获得较好的命运,而那些违背正义的人,就会获得较差的命运。其实,他不惜在《理想国》中花上十来页大谈特谈灵魂轮回,是在劝人行善。我认为,他想告诉人们,虽然命运已定,但它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成千上万的。至于它是怎么样的,是由人们做出的关键选择来决定的,一旦这样的选择做出之后,不管人们做出什么来补救,都不会再改变它。就像已经跃下悬崖的人,永远无法回到悬崖上,而最初,他本可选择回头。总而言之,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把握的。
再回到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中,阿喀琉斯在出征之前,他的母亲忒提斯曾经对他说过,如果他选择留下,就能一直安稳地生活到老死;如果他选择出征,他必定会赢得荣誉,但会战死在沙场上。阿喀琉斯选择了后者。母亲不忍,用冥河斯提克斯之水浸泡他的身体,使其刀枪不入。但在浸泡的时候没有浸到脚踝,最后阿喀琉斯脚踝中箭而死。
阿喀琉斯在明知结局的情况下,做出了将自己推向死亡的选择,这是整个故事最具悲剧色彩的部分,也是最令我震撼的地方。它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或许他当时这样想:
“我的死是注定的,而怎么样活着还是我自己定的。”
过几周有空了再读读《奥德赛》。作者: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