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孩子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学生们都要写的,但是,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开,没有接受过训练,几乎是不会写读后感的。因为他们受记叙文的影响太深了,往往把读后感写成了记叙文的模样。写读后感,先概括介绍自己读了什么,然后详细叙述书里的内容,最后加上一句——我很爱这本书。完事儿!完全是记叙文的形式特点。如果写一次阅读的经历,这样写也是可以的。但是,必然是读后感。读后感有读后感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读后感。很多家长朋友,或老师,觉得读一本书后有感受就叫读后感。这样理解虽然对,不免显得片面了些。
读后感的范围可以很大,大到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歌,一句名人名言,一句歌词,一部电影,一场话剧……都是读后感引发“感受”的来源。因为电影、话剧是看的,读后感也可以称为“观后感”;如果是听的,也可以称为“听后感”。
无论是“读后感”“观后感”,还是“听后感”,构成无非也就两方面:一、引发“感受”的事物;二、真实的感受。说得更简洁一些,就是——读了什么,感了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记叙文的两大构成:一、经历(观察)了什么;二、感受了什么。
似乎,读后感和记叙文在构成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是,在写法上,记叙文和读后感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记叙文重在过程,不重在感悟,要让读者从过程中,自己去感悟。
比如写人:要让读者通过作品中对人物的具体刻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感悟。
比如绘景:要让读者通过作品中对风景的刻画,体会风景的画面,感受作者对风景的感情和感悟。
比如状物:要让读者通过作品中对事物的描绘,体会事物的特点,感受作者对事物的感情和感悟。
比如记事:要让读者通过作品中对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体会事件的发展过程,感受作者在事件中的感情触动,以及思想启迪。
所以,记叙文中,无论写人、记事、绘景、状物,重在刻画,细细的刻画人,描绘景,叙述事,描画物,感悟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感悟在记叙文里面有时候就是一句话,最多也就一段话。
读后感呢?
读后感重在感受了什么,不在读了什么。因为读者自己可以去读,不用作者再复述一遍。关键是,同样的一本书,一篇文章,就看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
那么,写读后感时,一定要记住,核心的是感了什么,绝对不是读了什么。
具体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
写读后感一定要记住三个字——读、感、联。
读:交代自己读了什么。
感:介绍自己的感受。
联:从自己的感受展开联想,联系历史,联系社会,联系自己当下的生活。
在结构安排上,“读”要简略介绍,重点就要写自己的“感”了。
“感”也不是长篇大论,很多时候也就是一句话,或一段话。交代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详细展开的其实是“联”的内容。要大胆联想,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社会到家庭,从校园到个人,只要是和自己“感受”的有关联,都是可以写出来的。这样会让这篇读后感,内容丰富,思维发散,会让读者读后受到更多的启发。
“读、感、联”是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形式。如果再加一个字,可以加一个“收”字。因为“联”的内容丰富,展开的方向太多。到文章的结尾时,最好“收”一下。也就是说,无论“联”展得有多开,“收”一下,再回应一下“感”,就会让这篇读后感浑然一体,大气磅礴。
关于读后感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分析典型的范文来加深大家对读后感的理解。